迎接新生的喜悦之际,准妈妈也要面临生产的忐忑。自然产或剖腹产?哪一个对产妇有利?只有医病良好的沟通,才能做出最好的选择。本期「聪明就医╳健保大数据」从全国孕妇生产数据统计,探讨近年的生产趋势,提供即将迎接新生儿的家庭参考。
经过数个月的孕育,小宝宝终于来到母亲怀抱,这动人的一刻,是许多医师不畏辛劳投入产科的原动力,身为移植外科专科医师的健保署署长李伯璋也曾经亲身体验。李伯璋在实习医师受训时期,前几个月在八堵矿工医院实习,当时也接生了好几次,自然产、剖腹产都有。当时带他学习的妇产科医师还曾经力劝他留下来担任妇产科住院医师,只是李伯璋当时已属意走外科。
现代人生育少、更看重生产品质、舍得花钱。
「妇产科和移植外科有个相似之处,是愿意把两个生命都交在医师的手中。」李伯璋说,这样的医病关系特别的紧密,个案都期望看到医师的行医态度是慎重、负责的。生孩子这件事,对于整个家族来说都是很大的生命转变,加上现代人越生越少,对于生产经验的要求提高,通常也会更加舍得花钱。
李伯璋分析,为了满足产家的期待和需求,现在有很多诊所从产检、生产到坐月子,都设计了一条龙的服务,也有高规格的设备、亲切的服务、专长的技术,会到这些诊所生产的人,大多数经济能力也比较好。李伯璋也听说自己的朋友抱孙子,从生产到坐月子的花费都不便宜,但是大家都舍得花。
自然产优于剖腹产,医病沟通更显重要。
李伯璋表示,理想上,自然产是比剖腹产更好,但现实上却看到剖腹产还是会以一定比率发生。理论和现实的落差,可能就是与这些社会经济因素有关,或许也有受到某些社会风潮的影响,现在的产妇意见比较多,但医师与产妇之间就和所有医病关系一样,也有资讯不对等的问题,所以很难说剖腹产的结果是出于哪一方的主动或意愿。
为了鼓励自然产,健保给付上已将自然产的给付调高到与剖腹产相同,为了不鼓励自行要求剖腹产,非自行要求剖腹产的给付也比自行要求的高。非自行要求剖腹产给付三万六千到三万七千点,自行要求剖腹产仅给付一万五千多点,其余的差额,是民众要根据各县市卫生局核定的收费标准去自行负担,以兼顾健保负担公平和使用者付费的精神。生产的健保给付虽是包裹式给付,以避免做越多给付越多的现象,但如果是多胞胎,或产妇有其他健康照顾需要,也可以另外向健保署申请给付。
虽然每个生产过程都有很多风险和不确定性,不过在现代医学的进步之下,无论是自然产或剖腹产,相关风险都变得越来越小、越来越可控。图/ingimage
生产安全性提升,多元产科专业人员投入。
李伯璋表示,虽然每个生产过程都有很多风险和不确定性,不过在现代医学的进步之下,无论是自然产或剖腹产,相关风险都变得越来越小、越来越可控,产前检查也能越来越准确地了解胎儿状况,生产的安全性一直在提升。生产的人力也从过去年代有助产士接生,到后来助产士渐渐失去传承,转变为由医师接生。但最近也开始有一些年轻助产士投入接生,未来不论是在都会或偏乡,对民众的生产服务上,都期待有更多元的产科专业人员投入。(推荐文章:全麻后什么都不知道,把孩子生出来不是很好?名医分析剖腹产采半身麻醉的8个优势)
产妇的产检是由国健署支应,生产则是由健保署给付,医界常提到给付不合理,但产妇也搞不清楚哪一块是谁给付。对此,李伯璋表示,以人为中心的整合服务、给予专业人员合理的给付,一直是他在健保署努力推动的方向,比较好的技术和药物,例如更安全的安胎药或催生药,健保署都抱持很愿意评估和讨论的态度;给需要的人最好的治疗,也是健保署一贯的目标。
年轻世代多能接受「使用者付费」和「负担公平」
李伯璋表示,现在年轻世代是主要承担健保财务的族群,对于「使用者付费」和「负担公平」都很能接受。年轻世代资讯使用能力较高,透过广泛使用健康存折,对于自己所使用的医疗服务也越来越具有成本意识。加上年轻人自主意识更强,有更高的意愿参与医病共享决策的过程,不论是自然产或剖腹产,相信都有助于朝向减少不必要医疗行为、促进合理报偿、提升服务品质等好的方向前进。
- 发表评论
-
- 最新评论 进入详细评论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