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起女儿在幼儿园里发生的事,那天刚好可以去接女儿下课,抵达后,我眼光搜寻著妹妹,没想到目睹她举起手来,作势要打身旁男生。我保持沉默想观察接下来的发展,倒是其他同学先大喊:「某某某,妳妈妈来接妳了。」一脱离同学老师的视线,我急忙开口:「刚发生什么事?怎么妳准备要打人?」她有点委屈地说,那位新来的男同学不断想要靠近她,即使已经明白表示不喜欢这样,他仍然想尽办法有意无意试探底线。
「也不能这样打人啊!」当时我顺口而出。「我不会真的打他,只是假装而已。」妹妹低著头小声回我。隔天我请老师和小男生沟通,谢谢他想跟妹妹做朋友,不过,他表达方式可能会吓到她,请他用别的方法试试看。
反击和忍耐,都不是标准答案
我从小是出了名的「恰查某」,念幼儿园时,我在隔壁班男生的脸上掐出一个小洞,男生家长气急败坏找上门算帐。当时,我在所有大人面前更生气地大吼:「谁叫他是大色狼,一直想偷亲我的脸,很恶心!」即便现在回想,仍觉得当时满腹委屈没人理解,虽然后来我没有被处罚或追究,但我妈妈向人道歉的那一幕,却依旧记忆犹新。
女儿和我的个性不同,内向谨慎的她绝不可能像我那样。我到底要如何教她保护自己?「必要时」反击打人?真的能阻止别人不当行为的关键是「以牙还牙」吗?还是教她「用说的」?不强出头选择忍耐,可以息事宁人吗?该怎么「硬起来」,才能让对方放弃选自己当作目标?
然而,不论是哪一种想法,我们都犯了一个最大的错误:我们将孩子单纯的冲突事件,投射为潜在霸凌事件的征兆;我们太想「定义」冲突,而忽略了双方孩子各自「欠缺的能力」。
从冲突里不断增能,有「反应」而不是「反击」
一旦孩子在学校发生冲突或人际关系问题,敏感的家长总会立刻升起「侦测天线」,深怕自己孩子成为霸凌事件的受害者。
团体生活里,冲突不一定是霸凌,很可能是开玩笑、恶作剧、口舌之争。这些「恶」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学习机会:如何与这世界拿捏距离?如何觉察自己的情绪?如何表达自我?尚未进入社会、不过才出生几年的孩子,若我们此时就剥夺机会、贴上标签,最终只会导致霸凌地下化,或是转型为各类的隐性霸凌。
面对霸凌,当事人自己的确必须有「反应」,绝对不能配合忍受;但与其要孩子「反击」,不如教孩子「如何表态」。多数反击成功的案例,多半是学龄前或低年级的情况,根本还算不上是「霸凌」,如果孩子学到的只是简单冠上名词,把自己列为受害者,那么,不但从生活经验里学不到任何技巧,也会习惯以「被害者」姿态与世界互动。
反击时多半夹杂「出一口气」的愤怒,个性强的孩子容易放大原本的情绪而误事、个性温和的孩子则有「被要求反击」的是压力。关键表态不一定是比拳头,学习分辨他人的讯号、学习用肢体语言或言语表达自己,更可学习如何向其他人发出求救讯号,这些受用一生的技能,才是保平安的上上签。
- 发表评论
-
- 最新评论 进入详细评论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