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病毒、玫瑰疹、水痘等疾病都会使宝宝身上冒出疹子,是身体出现异常的一种信号,不过妈咪们无须因为宝宝长疹而感到担心,因为一般在几天过后,长疹的症状就会自然消失,通常医师会根据宝宝长疹的颜色及模样,诊断出所罹患的长疹的疾病种类,若在发高烧时,伴随可疑的长疹症状,应立即到医院治疗!
当宝宝感染肠病毒、玫瑰疹、水痘等症状,身体的不舒服便会让孩子哭闹不停,一旁的家长看得好焦急!我们请到专业皮肤科医师分析6种常见的长疹疾病,并教导家长面临长疹症状的预防措施及应对方法。
6种伴随疹子症状的常见疾病
1. 水痘
彭贤礼皮肤科诊所主治医师林宏谦表示,经过2~3周的潜伏期之后,大多数病患会先出现发烧发冷、头痛、疲倦、喉咙痛等感冒症状,宝宝首先会开始发烧至37~38℃,约1天过后,脸部、胸部、腹部等部位会出现红色的疹子,第2天后,长疹的部位会开始化脓,3~4天之间,会扩散至头部、口腔和性器官等各个部位。
依据时间的不同,会表现出红色丘疹、水疱、脓疱、结痂的脓疱,异常搔痒是其特征,有时会痒会痛,所以常会会因为骚痒而弄破水疱引发感染,甚至留下疤痕。水痘的皮疹会逐渐结痂,发烧的状况也会逐渐改善,等所有水疱都结痂后便不具传染力,通常得过一次后就会终生免疫。
引发原因
主要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通常由呼吸道吸入感染,但若弄破水疱直接接触也可能会被感染水痘,传染性强,尤其好发于9岁以下的小孩。
预防方法
疫苗接种:
(1)水痘疫苗为活性减毒疫苗,接种后约有95%的人可产生抗体,可维持至少7年以上。而成人仍有部分于接种疫苗后感染水痘,但感染后的症状较减轻微。
(2)接种剂量:出生满12个月至未满13岁接种一剂,13岁以上接种二剂,间隔4~8周。
(3)常规预防接种对象及时程:自2004年1月1日起,政府提供2003年1月以后出生且年满12个月以上的幼儿免费接种。
2. 麻疹
潜伏期约10~14天,发病的初期有结膜炎与一些上呼吸道症状,宝宝会先出现高烧、倦怠、咳嗽、鼻炎、结膜炎等症状。出疹子之前,在颊黏膜内侧会出现克氏斑 。一般麻疹都是先从脸部开始出现红斑丘疹,然后由上往下,渐渐蔓延到脖子、手臂、手掌、身体,最后是腿部、脚掌,麻疹大多不会发痒,常有一些小的出血点,疹子之间会互相融合而成为较大的斑块,第三天后,会依出现先后次序开始消退,在恢复期会留下棕色的色素沉淀,并可能会出现脱皮现象。
没有并发症的话,发烧与皮疹的病程约持续7~10天。诊断重点除了克氏斑以外,还有所谓的「3C」,即明显「结膜炎」、「流鼻水」与「咳嗽」的症状。麻疹病毒的致病力相当高,没有麻疹免疫力的个体接触到病毒以后,绝大部分都会发病。麻疹有时候会并发肺炎、脑炎等病症,在婴幼儿时期特别容易发生并发症,也可能导致死亡。
引发原因
由麻疹病毒引起,经由空气、飞沫传播,潜伏期7~18天,通常为14天,发疹之前后各4天最容易传染。宝宝自母体得来的抗体只持续6~9个月,所有不曾得过麻疹或者不曾接种麻疹疫苗的人,都可能感染麻疹,但得过麻疹的人有终身免疫力。
预防方法
(1)注射含麻疹活性减毒的疫苗后,可以使95%以上的人产生主动免疫。
(2)常规预防接种时程:出生满12个月及国小一年级,各接种一剂麻疹、腮腺炎、德国麻疹混合疫苗。
3. 德国麻疹
感染德国麻疹临床上病人会有轻微的症状,如轻度发烧、疲倦、鼻咽炎、耳后淋巴结明显肿大,并伴随全身性不规则丘疹,与麻疹或猩红热发疹相似,疹子约维持3天。约有20%~50%并无明显的发疹,有部分受感染的人会关节痛或发生关节炎,尤其是成年女性。而年纪越小的小孩,潜伏期越不明显,初期可能是轻微的发烧与鼻咽炎,从脸部开始由上往下迅速蔓延出现红斑疹,第二天会开始由上而下消失,典型的病例出疹状况只会持续三天,不会有色素沉淀。
引发原因
由德国麻疹病毒所引起,可由接触到感染病人的鼻咽分泌物而传染。潜伏期约14~17天,发疹前1周至发疹后至少4天都会传染。
预防方法
自然感染或接种疫苗均可产生永久性的免疫,妈咪怀孕可施打疫苗,有免疫的母亲生下的婴儿,大约6~9个月内有妈妈的抗体保护。出生满12个月及国小一年级各接种一剂麻疹、腮腺炎、德国麻疹混合疫苗,德国麻疹疫苗为活性减毒疫苗,将近98%~99%的易感性宿主,可经由预防接种产生明显的抗体反应。
4. 玫瑰疹
因其为玫瑰般色泽的疹子,因此命名为玫瑰疹。达到40℃的高烧会持续3~4天,伴随不明显的呼吸道症状与腹泻,颈部或耳朵后面的淋巴结会开始红肿。因为罹病的宝宝年龄很小、体温上升很高、没有明显的症状,常会使人担心有败血症的可能。但是这些病童在用药退烧以后,精神与活力大多良好,有经验的医师常常可以根据这些特点,就会预测可能是婴儿玫瑰疹。退烧以后,在脸部与躯干会出现红斑或稍微鼓起的丘疹,四肢较轻微,不会感到搔痒。无需进行特别治疗,但会出现传染的危险,所以须注意。
除了患病者年龄很小、烧很高、活力很好的特点以外,「烧退以后才出现疹子」也是诊断的要点,因为其他感染症的疹子几乎都是在烧到最高的时候出疹子。初期玫瑰疹发作,容易被误以为是药物过敏或其他病毒疹,必须根据特点做综合判断。
引发原因
由病毒感染所引起,以第6型及第7型人类疱疹病毒最为常见,由于出生6个月内的婴儿,体内有来自妈妈的抗体保护,所以较不容易罹病,但是当婴儿6个月大之后,发病机会随年龄增加而上升,好发于6个月至2岁半的婴幼儿身上,其潜伏期约5~15天。
预防方法
玫瑰疹全年都可能发生,以春、秋两季发生机率最多,要特别注意。传染途径以飞沫传染为主,病毒多在健康成人的唾液中,经由口腔、鼻腔或结膜黏膜进入婴幼儿体内,进而发病。很少经由接触传染,所以并不容易造成大流行。
5. 肠病毒
肠病毒以「疱疹性咽峡炎」、「手口足病」都是最常见的典型症状,疱疹性咽狭炎患童通常会发烧、口腔后部出现水泡溃疡,比较大的孩子通常会喉咙疼痛,小小孩则有拒食的倾向。溃疡持续1周左右。手口足症患童于手掌、脚掌、有些于手肘、脚膝盖或臀部周围出现稍微隆起之红疹,疹子顶端大多有小水泡,其中肠病毒71型的疹子较小需仔细观察,疹子大多不痒、不会结痂,口腔也会发生溃疡。
近期是肠病毒的流行高峰期,因此许多家长会因为宝宝手上或脚上有一些红疹而紧张求医,其实,大多数肠病毒都是一个良性可自然痊愈的病程,给予支持性治疗即可。许多较严重的个案发生并发症则以脑炎、脑膜炎、心肌炎、出血性结膜炎为主,则需密切观察。
引发原因
目前发现共有六十几种病毒,包括23型A群克沙奇病毒、6型B群克沙奇病毒、3型小儿麻痹病毒、31型伊科病毒及最后发现的68~71型肠病毒。肠病毒将可能引起多种疾病,潜伏期约3~5天,有些只有发烧或类似一般感冒,有时候则会出现比较特殊的临床表现。
预防方法
目前仍未研发出可应对的疫苗,而且通常得过一次肠病毒,也没办法对其他类型的病毒完全免疫,因为有不同病毒型可在同年流行,所以宝宝一年有可能得到2~3次肠病毒的感染。肠病毒经由飞沫传染,例如喷嚏、咳嗽时所产生的口鼻分泌物,或粪便亦可能是传染途径之一,所以会提倡多洗手、戴口罩的保护性措施。、
6. 猩红热
3大临床症状为「咽头炎」、「发高烧」、「皮肤疹」,有时伴随着头痛、呕吐、腹痛等症状,此时宝宝容易被误诊为一般感冒或肠胃炎,1~2天后,从颈部开始出现弥漫性红色点状皮疹,向下蔓延到躯干及四肢,皮疹有时候会有轻微痒感,皮肤摸起来会有点粗粗的触感,尤其在颈部、腋窝、腹股沟处等皮肤皱折处,红疹更明显,一般而言,患处非常搔痒,过了2~3天之后,舌头会出现颜色像草莓一样鲜红的疹子,红疹约3~4天开始消退,皮肤会开始脱皮,但不会留下疤痕。
皮肤以外的症状,包括喉咙红肿疼痛、颈部淋巴结肿大、草莓舌合并嘴周泛白。在发病的头2天,舌头上覆盖一层白色分泌物,中间散布着红肿的乳突,称为「白色草莓舌」,发病的第四天会有白色分泌物脱落,舌头变红且发亮,称为「红色草莓舌」。有机会引致中耳炎、肺炎、脑膜炎、骨或关节毛病等并发症。
引发原因
主要是感染了A型链球菌,10岁以下儿童为高危险群。 A型链球菌可存活于患者的口腔、咽喉和鼻子,透过飞沫或直接与受感染的呼吸系统分泌物接触而传播。潜伏期约1~3天,一开始会出现咽头炎、发烧、头痛、呕吐等情形,1~2天后开始出现红色点状皮疹,一般而言,红疹约3 ~4天开始消退,会有脱皮现象,可持续1周至1个月。
预防方法
目前并无疫苗可以预防猩红热,但保持良好个人及环境卫生,可减低感染机会,当双手被口鼻分泌物污染后,应立即用清洁剂洗手,避免与他人共用个人物品。若已感染,抗生素可有效治疗猩红热。如出现猩红热的病征,应尽早求诊,并依照医生的指示服用抗生素、退烧药物,多休息和补充水分,有助于缓解症状。
Part 2.宝宝疹子照护篇
宝宝长疹时的应对方法
宝宝皮肤发疹的常见原因,其皮疹型态及合并症状并非每个人都一样典型,但如果只是单纯皮疹而未合并其他不适症状,小朋友活力也都正常,妈咪们可先自行观察。
• 确认是否因发烧而引起的长疹
首先应该测量宝宝的体温,确认长疹是否因发烧而引起。因为有时在发烧时也会出现长疹的状态。
• 确认全身的长疹状态
• 确认全身的长疹状态
如果出现长疹的症状,首先应将宝宝的衣服全部脱掉,从头部开始,到耳朵、口腔、身体、腿部,一一确认全身长疹的状态,因为这是找出引发
长疹病因的重要线索,才能在接受诊疗时对医生说明情况,对治疗产生帮助。
如何缓解疹子的搔痒症状?
林宏谦医师表示,首先,妈咪们必须先确认造成搔痒的可能原因,例如最常见的6种伴随长疹症状的疾病、接触性过敏、食物过敏而引起的搔痒、药物过敏造成的搔痒、皮肤干燥造成搔痒、汗疹引发搔痒等,宝宝的皮肤细嫩,较易受外界环境及过敏原影响,因此也会有各种搔痒症状。
不过,要提醒家长的是,会造成皮肤搔痒的原因很多,若搔痒症状持续,仍建议就医寻求专业医师协助,另外,在就医前家长必须先仔细观察小朋友搔痒时皮肤的表现,如果出现任何皮肤疹子,妈咪须记住疹子的外观或拍照,提供医师参考,因为皮疹外观常会因时间而有不同变化。
如何缓解搔痒症状?林宏谦医师说明,由于搔痒的感觉会因为体温升高而恶化,所以,「降低皮肤表面的温度」有助于缓解痒感,可以适度的凉水冰镇,在没有伤口的状况下,建议可冲冷水或隔着一层毛巾冰敷局部较痒的地方,或是使用痱子水或痱子膏,减少痒的感觉。
另外,妈咪也要减少宝宝的活动量,因为体温升高及流汗,都会加重搔痒感。妈咪最好不要帮宝宝擦拭成人的止痒药膏,毕竟宝宝的皮肤不同于成人,坊间凉凉的药膏常含有薄荷等成分,临床上也偶尔会遇到使用药膏止痒,反倒引发过敏的状况,要特别留意!
哪些疹子的状况必须紧急就医?
皮肤长疹通常都不太有急需到医院的状况,除非是突发性的荨麻疹,造成宝宝搔痒难耐而无法入睡,才需要就诊打针以止痒,但若是皮肤疹合并身体其他不适症状,如发烧、肚子痛、关节痛、喉咙痛、眼睛黏膜充血泛红、食欲不振、全身倦怠、不停哭泣、皮肤疹起水泡或什至产生水泡破皮,则有可能是水痘或严重型的药物过敏等,需要尽速就医!
治疗皮肤长疹、搔痒的药物,包含「类固醇」及「抗组织胺」,专业皮肤科或小儿科医师会根据宝宝的临床症状给予最合适的治疗,许多家长对于类固醇药物有刻板印象,认为服用后会有月亮脸、皮肤变薄等副作用,事实上,这是早期未经医师处方使用所留下的陈旧观念!
目前外用或口服类固醇仍是最有效及最安全的用药,尤其大多数疾病仅需使用短期、低剂量的类固醇,就能获得缓解,医师会根据宝宝的体重给予适当剂量,待疾病改善后,便会将剂量调降或停用,几乎不会产生不良反应,但若是家长不按医师处方长期使用,就可能产生副作用!
治疗疹子的药物会不会对宝宝有副作用?
另外,抗组织胺也是相对安全的药物,主要分成长效及短效的抗组织胺,长效一天服用1~2次,较无嗜睡的副作用,短效需服用3~4次,较易产生嗜睡,故医师常常会搭配长短效的抗组织胺同时治疗,如白天吃长效类型不嗜睡、睡前吃短效类型则可减少因搔痒而无法入眠的现象,专业医师会给予宝宝最合适的抗组织胺,对病情绝对是有好处的。
临床上常看到家长因为过度害怕药物副作用,而延误就医,导致小朋友因搔痒难耐而将皮肤抓破,引发蜂窝性组织炎,后续需要更多药物治疗,反而让宝宝难受更久,提醒家长们,在宝宝的身体或皮肤出现异状时,应寻求专业医师的协助,才能缩短病程,让宝宝提早恢复健康!
- 发表评论
-
- 最新评论 进入详细评论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