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错车」孙越由反派专业户转型国民好爸爸 逼哭观众

2022-08-28  来源:妈妈宝宝网 标签: 自慰

    1980年代曾在与香港都创下票房奇迹的「搭错车」,将伤感催泪的亲情悲剧用华丽的歌舞场面包装,又加入社会变迁、都市更新的议题,让娱乐片多了些内涵,映时叫好又叫座,半年内多度重映,在金马奖上也拿下最佳男主角等4座奖。挟在台的声势转战香江,原本不太受到看好,竟意外吸引不少观众捧场,也是数度重演,累积出理想的票房,至今还让人津津乐道。
 

「搭错车」孙越由反派专业户转型国民好爸爸 逼哭观众


    关于「搭错车」最热门的讨论,莫过于片名究竟是何意义?其实新艺城本来就有一部剧本叫「搭错车」,讲的是一群人坐错车从到了高雄,在车上打打闹闹发生一堆搞笑的情节,当年新艺城在香港站稳脚跟、成为与邵氏和嘉禾鼎足而三的影坛霸主靠的就是一连串精装打造的都会喜剧,观众心目中早有「新艺城专拍喜剧」的印象,「搭错车」自然是很符合他们风格。然而筹备过程中却是颠倒过来,香港方面的高层不太想拍搞笑的「搭错车」,反而想拍一部亲情悲剧,原来新艺城「奋斗七人组」之一黄百鸣很想拍一部讲哑巴收养女儿的悲剧影片,刚巧「搭错车」剧本令他不满意、导演虞戡平和工作人员又都已找得差不多、片子势必得开拍,于是黄百鸣决定改拍他想拍的亲情悲剧,让新艺城的总监张艾嘉找编剧把剧本完成。
 

「搭错车」孙越由反派专业户转型国民好爸爸 逼哭观众


    哪知张艾嘉先后找了两位编剧,一个是热血青年,一个是资深老将,写出来的东西黄百鸣又都不满意,张艾嘉只有把他找来自己写,他在饭店里待了两天赶出剧本,导演虞戡平又提议,不如加入歌舞元素,拍片难度又大幅增高。虽然华语片影坛有过一段「无歌不成片」的年代,到了这部亲情悲剧歌舞片筹拍时,已经没太多人熟稔歌舞片要怎么拍,一切都只能自己摸索。虞戡平带著剧组前往车站、龙山寺、中正纪念堂等处拍大型歌舞场面,卯足劲拍出了一些气派,让稍嫌「老土」的剧情多了炫目的包装。歌舞片除了舞之外,歌当然是另一重点,尽管许多唱片公司向新艺城推荐主唱插曲的歌手人选,他们仍希望找一个与众不同的声音,于是相中曾在俱乐部唱歌、也发过专辑却没红的苏芮,苏芮并不符合乐坛流行的本土味或是东洋风的偶像条件,嗓音具有爆发力,充满强烈的都会感,又是一个大胆的选择。
 

「搭错车」孙越由反派专业户转型国民好爸爸 逼哭观众


    当「搭错车」正在拍摄中,片名一度改成「搭错线」,虞戡平也曾考虑过再改成更搭配情节的其他片名,然而片子杀青后,剧组全力进行后制,暂时也想不到更好的新片名,于是又继续再用「搭错车」,到最后索性不改名,就用这个片名上映。除了片名之外,创作出片中重要插曲「酒矸倘卖无」的侯德健偷偷前往大陆,在尚未解严、两岸未解冻的当时是件不得了的事,差一点连这首歌都必须在片中完全删除,最后虽然获得在片中可以保留、原声带里不可出现,只有当年推出的海外版有收录。
 

「搭错车」孙越由反派专业户转型国民好爸爸 逼哭观众

    「搭错车」在全台上映,尽管悲凄的气氛并不符暑期影片惯常的欢乐气氛,观众口碑却颇突出,卖座数字也愈累积愈高。当时「搭错车」最大对手是来势汹汹的嘉禾大片「五福星」,此片在香港票房创下新纪录,成龙、洪金宝等大牌巨星的搭配对观众也极具吸引力,宝岛票房早被看好,「搭错车」抢先「五福星」两天在台上映,靠著强劲的口碑没有被「五福星」彻底击垮,各有各的出色表现。在北市卖破一千万以后,原本戏院生意还很突出,但林青霞、张艾嘉、彭雪芬等大堆头主演的「1938大惊奇」已签订档期要上片,「搭错车」只好忍痛下片。新艺城之后每当有合适的档期,就会把「搭错车」重新安排上戏院,才会半年内数度放映,话题愈来愈热烈。
 

「搭错车」孙越由反派专业户转型国民好爸爸 逼哭观众


    伴随著「搭错车」卖座开红盘,有几个人的艺坛行情跟著被带旺。改变最大的,自然是苏芮,虽然只是负责主题曲、插曲的演唱,她的「一样的月光」专辑在那个夏天红遍全台,刮起一阵「黑色旋风」,她也迅速登上歌坛巨星宝座。接著就是还算电影圈新秀的刘瑞琪,本来大都在文艺片里演纯情女或是校园影片中的女学生,「搭错车」让她变成台港两地热门的小旦,新艺城更是和她签下部头约、继续和她合作,让她在香港也崭露头角。最后就是男主角孙越,当年他早就是观众心目中的资深硬里子实力派,但因外型的关系,以往在电影中多半演出反派,也曾因此种角色获奖,台视成立后他成为该台的艺人,常有机会参与短剧表演,开始慢慢「洗白」,转型为喜剧片中的台柱之一,却没人看好他可以在严肃正经的影片里演老好人。「搭错车」的哑叔让无数观众见识到孙越的雄厚功力,逼出广大影迷的泪水,众望所归荣登金马奖影帝,也就此成了电影中的慈祥好爸爸代言人,演艺事业再创新高峰。
 

「搭错车」孙越由反派专业户转型国民好爸爸 逼哭观众


    拍摄难度高也砸了一笔钱的「搭错车」在让新艺城赚了一票,已够让他们满意,香港的卖座就不敢抱著媲美的期待,香港直到当年12月才上映,在没人特别看好的情况下,有如鸭子划水,默默地缔造不错成绩,也像一般,邻到下片时,戏院的生意还不错,新艺城也就比照,每隔一阵子就在戏院重映,还是有观众买票进场享受泪水尽情奔放的快感。1980年代初期的电影在香港已经不容易有好的卖座成绩,题材、造型也被港人嫌土,但「有够土」的「搭错车」却意外打中香港人的心,让他们一样被哑叔的悲剧感动。黄百鸣想拍悲剧借由「搭错车」得到成功,日后再拍悲剧色彩强烈的「何必有我」和「又见阿郎」,就没受到太多反对。
 

「搭错车」孙越由反派专业户转型国民好爸爸 逼哭观众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 自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