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马上就要到了,大家小巷粽叶飘香,我们知道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我们都有在喜庆的节日给朋友们祝福的习惯,但是你知道端午为什么不说快乐而要说安康吗?下面跟随小编的脚步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不能说祝你快乐,那就说祝你安康
棕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当棕香味再次传来,我们又已经置身端午。
古书记载,五月五日,为恶月恶日。从这一天起,天气燥热,虫蛇繁殖。于是人们吃粽子、戴香包,饮雄黄、挂艾草、划龙舟……用最隆重最热烈的方式,来避开五毒,驱邪禳灾。
千百年来,我们沿用着先祖的智慧,以独特的方式诉说着对先祖的思念。
五月初五是端午。除了吃粽子、挂艾叶、划龙舟之外,最重要的,莫过于向亲朋好友传达祝福了。
但在端午节,我们表达真挚祝福的时候,一般都说“端午安康”,却不说“端午快乐”。至于原因,看完下面这几点,我们就都会明白了。
不朽的屈原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说起端午,很多人脑海中第一个浮现的人就是屈原。我们也都下意识地认为,端午节就是为了纪念屈原。
毛泽东同志曾这样评价屈原:“屈原的名字对我们更为神圣。他不仅是古代的天才歌手,而且是一名伟大的爱国者,无私无畏,勇敢高尚。他的形象保留在每个中国人的脑海里。无论在国内国外,屈原都是一个不朽的形象。我们就是他生命长存的见证人。”
在屈原心中,家国大义无比重大。面对祖国被侵略,他心如刀割,在无可挽回的情况下,他抱石投汨罗江自尽,用生命谱写了一曲壮烈的爱国乐章。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屈原,不仅仅是屈原,更是一个不朽的形象,注定闪耀在历史的长河。
即使过去千年万年,我们依旧会记得,这世上曾有一个人用生命爱了整个国,他的名字就叫“屈原”。
令人惋惜的伍子胥
西施越溪女,出自苎萝山。秀色掩今古,荷花羞玉颜。
说到伍子胥,或许有人会感到陌生,但提到西施,我们便会了然于心了。西施是吴王夫差的宠妃,伍子胥则是夫差不可多得的良将。
伍子胥一心为国,当年越国大败时,伍子胥建议彻底消灭越国,夫差不听。后来,伍子胥被谗言诬陷,夫差却信了,赐死了伍子胥。死后,他的尸体被装在皮革里于五月五日投入大江。
虽然事情已经过去了千年,但至今读来,仍觉得扼腕不已。所以很多人认为,端午节也是为了纪念伍子胥。
为父投江的曹娥
百善孝为先,世间至善莫过于至孝。
孝女曹娥,相传是东汉上虞人,与父亲相依为命。一天,父亲溺于水中,数日没见到尸体,年仅十四岁的曹娥昼夜沿着江号哭。
就这样过了17天,曹娥知道父亲回不来了,便在五月五日这天,也投江而死。五日后,她的尸体抱着父亲的尸体浮出了水面。
后人为了纪念事父至孝的曹娥,便改舜江改名为曹娥江。
孝敬父母,天下的孩子们都在用心做。虽然比起父母的爱,我们永远都会做得不够,但父母能够安享晚年,不就是我们所追求的吗?
前有屈原,后有曹娥,说起端午节,注定有些沉重。所以,五月初五是个悲壮、祭祀的日子,如果互祝快乐,确实不合适。
但斯人已逝,今人犹在。最好的时刻,永远是当下。不管是哪一天,都值得我们用最好的心态去度过。
“满目山河空念远,不如怜取眼前人。”所以,最好的事,现在就做;最想对谁说的祝福,现在就说。
安康代表着平安、吉祥、祥瑞,同样是种美好的祝福。所以如果不能祝你“快乐”,我便祝你“安康”。
端午节的起源
端午节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节日之一。农历的“五月五日”除了叫“端午”,还有“重午”、“端阳”、“浴兰节”等名称。
关于端午节的起源,广为人知的传说是为了纪念诗人屈原。据传端午节吃粽子和赛龙舟的习俗都和屈原有关。
南朝吴均《续齐谐记》即如此说:“屈原五月五日自投汨罗而死,楚人哀之,每至此日,以竹筒贮米,投水祭之。”由此可见,最初的习俗是用竹筒来贮米投到水中,和后来包粽子的方式不太一样。那么如何由“竹筒贮米”演变到以菰叶包粽的呢?《续齐谐记》记载道,汉代建武年间,长沙人欧回见到有人自称是三闾大夫屈原,对欧回说:“见祭甚善,常苦蛟龙所窃,可以菰叶塞上,以彩丝约缚之,二物蛟龙所畏。”这个自称屈原的人说,投下的竹筒中的米常常被蛟龙偷吃掉,因此他建议用菰叶将竹筒堵上,用彩丝绑好,这两样东西是蛟龙所惧怕的。这就是后代用菰叶包粽子的雏形吧。
据传说赛龙舟的习俗也是和屈原有关的。屈原投江后,人们划船来救他,就形成了赛龙舟的习俗。南朝宗懔所著《荆楚岁时记》,隋代杜公瞻注云:“按五月五日竞渡,俗为屈原投汨罗日,伤其死所,故命舟楫以拯之。”
除了纪念屈原,端午节的起源还有不同的传说。一种是纪念伍子胥。相传吴王夫差大败越国之后,伍子胥建议彻底消灭越国,夫差不听,反而听信谗言将伍子胥赐死,并将他的尸体装在皮革里于五月五日投入大江。三国时魏国人邯郸淳所撰《曹娥碑》中即云:“五月五日,时迎伍君。”而东汉孝女曹娥的父亲也是在这一天被淹死的,曹娥因此亦投江而死。因此五月五日这一天又有了纪念曹娥的意味。
其实,据现代学者考证,端午节的起源更为古老,本与纪念屈原、伍子胥等人无关。闻一多先生在《端午考》、《端午的历史教育》等文章中指出,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等习俗都和古代百越民族的龙图腾崇拜有关。古代长江中下游的百越民族以龙为图腾,他们“断发文身”来模拟龙形,以避免伤害。《汉书》记载:“越人常在水中,故断其发、文其身,以象龙子,故不见伤害也。”他们将粽子投到江河中是为了祭祀龙神;而将舟船刻画成龙形在水面竞渡,也是对龙的图腾崇拜。后世关于屈原、伍子胥等人的传说都是逐渐融入到端午节的习俗中来的。
端午节的习俗
关于端午节的习俗,除了前面说的吃粽子、赛龙舟,其实还有许多。比如浴兰汤。这个习俗流传久远。《大戴礼记》云:“五月五日,蓄兰为沐浴。”《荆楚岁时记》甚至称五月五日为“浴兰节”:“五月五日,谓之浴兰节。”但这里的“兰”不是兰花,而是菊科的佩兰等花草和草药。古人认为这种风俗可以祛除病疫和邪气。
又如佩戴五色丝的习俗。东汉应劭《风俗通》云:“午日,以五彩丝系臂,避鬼及兵,令人不病瘟。”除了挂在手臂上,五色丝还可以悬在门上或床帐等处。
还有悬挂菖蒲和艾草的习俗。菖蒲和艾草都是有香气、可以入药的植物,端午节正处于病疫高发的夏季,因此古人常将菖蒲和艾草插在门口,据说可以驱邪、治病。晋代周处《风土志》中记载当时有制作“艾虎蒲剑”的风俗:“以艾为虎形,或剪彩为小虎,帖以艾叶,内人争相裁之。以后更加菖蒲,或作人形,或肖剑状,名为蒲剑,以驱邪却鬼。”清人富察敦崇在《燕京岁时记》中记载清代北京也有类似的风俗:“端午日用菖蒲、艾子插于门旁,以禳不祥,亦古者艾虎蒲剑之遗意。”
除了这几种习俗,端午节还有斗百草、饮菖蒲酒等习俗。宗懔在《荆楚岁时记》分别记载了这两种风俗:“五月五日,四民并踏百草,又有斗草之戏。”斗草有不同的形式,或者以对仗的形式报花草的名称,多者为胜;或者以叶柄相绕,断者为负。后一种斗草的形式实际上一直流传到了现代。《荆楚岁时记》又载端午节饮菖蒲酒的习俗:“以菖蒲,或缕或屑,以泛酒。”当然也是为了避邪祛病的目的。
- 发表评论
-
- 最新评论 进入详细评论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