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门诊常见许多焦急的新手爸妈,忧心忡忡带著孩子来求诊。「医师,宝贝出生时没有什么异状,为什么忽然脚上长一颗红红的东西?」「医师,宝宝出生时头上只有一个小红点,怎么满月后越长越大越来越红?」「这个会好吗?长这么大颗需不需要开刀?」「是不是妈妈怀孕时吃错东西,所以宝宝长这个? 会不会遗传?」 从家长来诊的主诉来看,其实就可了解婴儿血管瘤的自然周期,常常出生时只是一个突起物或是小红点,出生3~4周后快速增生,通常在宝宝6~8周时快速增大,这个时期也是家长带宝宝来求诊最常见的时间点。
针对家长提出的问题,包括血管瘤的成因、病程、治疗、以及预后,说明如下:
血管瘤有两种
一般所称的血管瘤有两种:
类型1.血管内皮细胞增生
一类是真正的血管肿瘤,因血管内皮细胞增生而产生,本文所提的婴儿血管瘤属于此类,是婴儿期常见的良性软组织肿瘤。婴儿血管瘤大多是偶发型,与遗传的相关性很小。此外,早产、母亲生育年龄较高、母亲怀孕过程发生前置胎盘或子痫前症,宝宝发现血管瘤的比例较高。
根据文献统计资料,新生儿发生血管瘤的机率约为2.6~4.5%,男女比为1:3~4,通常于出生或出生后的几周内产生,经历过几个月的快速生长期后,进入稳定期,接著进入消退期,于数年内慢慢退化消失。
一般来说,85%的婴儿血管瘤不需要治疗,经过快速增生期后渐渐进入稳定期及消退期,可以自然消失;其中,30%的婴儿血管瘤会在3岁前消失,50%会在5岁前消失,90%会在9岁前消失。
然而,有15%的婴儿血管瘤需要积极介入处理,包括:
1.表面溃疡、出血、感染、长在头颈部,例如:眼睛血管瘤需注意生长速度过快压迫眼睛影响视力、唇部及口腔内血管瘤需注意影响宝宝进食。
2.长在驱干部的巨大的血管瘤可能影响骨骼肌肉发育、肝脏血管瘤合并心脏衰竭、长在重要器官的血管瘤造成呼吸阻塞,例如:肺部、气管。
3.合并先天异常症候群,例如:PHACE 症候群,即血管瘤合并后颅窝畸形、大血管瘤、动脉异常、心脏发育异常、眼睛与内分泌的异常等。
4.巨大血管瘤合并血小板低下(Kasabach-Merritt症候群)。
以上状况都需要尽早积极治疗,因此,建议家长发现宝宝身上出现血管瘤,及早带宝宝让医师诊视,评估是否需要介入治疗,并且建立定期追踪计划,避免错过治疗黄金期。
类型2.血管构造异常扩张
除了常见的婴儿血管瘤,另一类新生儿常见的血管异常属于血管畸型,变异源于血管构造异常扩张,而不是血管内皮细胞的异常增生;典型的婴儿血管瘤颜色鲜红、突起,而血管畸形摸起来扁平无突起,颜色呈红色或蓝紫色,一辈子持续存在,不会有退化期,和婴儿血管瘤大不相同。
治疗分局部或系统性
婴儿血管瘤的治疗,可分为局部治疗或系统性治疗。局部治疗包括:手术切除、雷射、病灶内注射类固醇或血管硬化剂、局部使用乙型交感神经阻断剂( blocker)、射频烧灼术(radiofrequency ablation)治疗,而系统性治疗包括:口服乙型交感神经阻断剂、口服类固醇、皮下注射干扰素、使用免疫抑制剂(例如: sirolimus、cyclophosphamide等等)辅助治疗。
根据文献上大规模研究显示,目前第一线治疗以口服乙型交感神经阻断剂效果最好,而目前最常使用于治疗婴儿血管瘤的口服乙型交感神经阻断剂为propranolol(商品名Inderal),原本是使用于治疗高血压及心律不整的药物,近年来的研究显示,其用于治疗婴儿血管瘤,可以有效促进婴儿血管瘤的萎缩,因此,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FDA)已正式核准propranolol用于婴儿血管瘤的治疗。
使用口服propranolol治疗婴儿血管瘤,常见的副作用为低血糖、心律不整、心律变慢、低血压及支气管痉挛等;因此,治疗起始时,医师通常建议宝宝住院治疗,监测心跳、呼吸、血压及血糖变化,较为安全无虞。一般来说,宝宝服用propranolol治疗后,血管瘤可以显著缩小,通常需要服药6个月左右,而药物使用的剂量及使用时间长短,必须根据每个孩子不同的个别状况,定期回诊,由医师调整药物。
总结来说,虽然婴儿血管瘤不是不治之症,但若不及早辨认出需要介入治疗的孩子,可能让孩子错过黄金治疗期,因而引起外观及器官功能的损伤。建议家长面对宝宝的血管瘤,及早带宝宝让医师评估,建立个别的追踪计划,对宝宝的健康成长,有最大的帮助。
- 发表评论
-
- 最新评论 进入详细评论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