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出行相信大家都有坐过,网约车问世以来,滴滴可谓是一路过关斩将坐上了龙头老大的位置,而滴滴的抽成比例也是非常的高,这也让很多司机纷纷叫苦,那么滴滴为什么抽成这么高?滴滴抽成比最高多少呢?马上来了解一下吧!
滴滴为什么抽成这么高
近期,有声音显示,滴滴抽成超过30%,质疑其抽成过高;此外,司机端和乘客端价格比例相差过大。滴滴表示,确实存在一部分司机收入占比较低的订单,如顺路单;其中,抽成高于30%的订单占总订单的2.7%,已在陆续排查出现极端订单的原因,尽全力避免极端情况的出现。
5月7日,滴滴发布《滴滴网约车关于“抽成”的说明》,回应近期对于抽成高说法的质疑。
滴滴表示,抽成高于30%的订单占总订单的2.7%,其中包括乘客补贴优惠、企业经营成本、纳税和支付手续费等,仅3.1%为网约车业务净利润。
滴滴表示,将持续推进平台收费定价公开透明。
滴滴给出的数据显示,2020年,滴滴网约车司机收入占乘客应付总额的79.1%。剩下20.9%中,10.9%为乘客补贴优惠,6.9%为企业经营成本(技术研发、服务器、安全保障、客服、人力、线下运营等)及纳税和支付手续费等,3.1%为网约车业务净利润。
全局最优:司机、乘客、平台三方正循环
在司机意见征集里,有师傅这样提问:滴滴收了“高抽成”之后再补贴司机和乘客,何必大费周章做二次再分配,为什么不直接降低“抽成”?
这也是我们希望和大家沟通的。为了激励司机在雨雪天气、早晚高峰、节假日出行高峰、需求旺盛的区域多出车接单,平台会通过补贴激励司机多劳多得、优劳优得。如果完全按照“平均主义”,那意味着失去供需调节的弹性,高峰期和热点区域就更难打到车了。
为了平衡供需,让乘客更快打到车、车费更便宜并享受更好的服务,让司机在提供更好服务的同时收入稳定提升,同时,平台也能进一步提升服务加强管理,保障司乘安全,让乘客体验更好,给司机更多保障,努力实现司机、乘客、平台三方正循环。
两年以来,在安全投入不断增加的基础上,我们持续在提升效率、降低经营成本并保持在低毛利水平下持续运营,目前,滴滴网约车已经扭亏为盈,2020年盈利3.1%。
平台虽大,但能力不足。让乘客打得起车,司机师傅收入稳定提升,我们还有很远的路要走。我们深知,司机师傅们和平台互相依靠,唇齿相依。我们也清醒的认识到,厚道赚钱,取之有度,才能让生态健康可持续。
这也是司机委员会成立的目的,不断探索司机劳动权益保障,进一步推动司机收入稳定透明,提升平台规则的公平合理性,让司机更有获得感,更有保障,更放心地为乘客提供出行服务。2021年4月21日,滴滴成立司机委员会以来,我们收到了2000多条司机师傅实名反馈的意见和建议,感谢每一位认真理性反馈问题的司机师傅。
我们将持续推进平台收费定价公开透明,司机委员会也将持续征集司机意见并公示进展(点击阅读原文进入反馈入口),也会采纳好建议、奖励好建议,并尝试邀请提出好意见的司机加入司机委员会,帮助我们改进优化,司机师傅的满意度是我们努力的目标。
滴滴是否盈利?
据透露,两年以来,在安全投入不断增加的基础上,滴滴持续在提升效率、降低经营成本并保持在低毛利水平下持续运营,目前,滴滴网约车已经扭亏为盈,2020年盈利3.1%。
2019年,滴滴对外公布了财报,说全年亏损109亿元,并同步公布了全年补贴司机金额113亿元。表面看来,似乎给人一种印象,滴滴的亏损是因为都给了司机补贴了。
然而,我们来算一笔账,看看是不是这样。
以滴滴快车为例,其抽成的构成比为:平台服务费(约25%)+每单0.5元的保险费+1.77%的管理费。
据知情人士,在2019年,滴滴快车业务每天至少抽取1.2亿元,也就是说,每年光抽成就有438亿!
这还是相对保守的估计。
按照滴滴目前的快车逻辑,优先为乘客派送拼车单,司机端降低了能够取消拼车的次数权限,也就是说,滴滴开始强制拼车了。
但是,拼车单给到司机的收入只有一个人多一点,具体要按最长行程来算。如果一单拼到三人,那么剩下两人的车费就基本上全被滴滴拿走。
因此,滴滴的快车加拼车业务,抽成高达40%也是有可能的。
以上还仅仅是快车部分。
那么,钱到底去哪儿了?
一、激进投资
滴滴的眼光并不只是仅限于国内,它想做全球出行的老大。因此近几年,不断进行海外投资、并购。
据不完全统计,滴滴几乎投资了北美、印度、东南亚、中东等地区,涵盖了优步在全球的所有竞争对手。
这一招围魏救赵,将优步吃得死死的,最终在进军中国后,不敌滴滴。
二、内部管理问题
虽然没有披露过自家管理团队的工资和各项费用。
但滴滴作为一家平台型公司,并不像神州专车那样,需要自己买车,也不需要给司机开工资,车的保险维修等风险,几乎全部由司机自己承担。
如此低的管理成本和运营成本,如果还是亏钱,那就只能说明,内部管理出现了问题。
无论如何,目前看来,滴滴仍然很头疼,根据数据显示,滴滴目前的估值为450亿元,比去年的600亿元还下降了,并且远远低于程维和柳青给出的估值。
据此看来,被越来越多司机“返水”的滴滴,到底还能走多远?拭目以待。
- 发表评论
-
- 最新评论 进入详细评论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