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刘墉发表了一系列的《妈宝论》,首篇《妈宝是不是宝?》在网路上获得很大的回响,因为他想告诉那些抱怨自己丈夫是妈宝的太太们:「妈宝老公才是宝!孝顺妈妈的男人们比较疼老婆!」但,真的是这样吗?孝顺不好吗?为什么太太还要抱怨呢?
当妈还在的时候做妈宝,当妈不在后转为疼老婆?
人常说「要找个好丈夫,就看他孝不孝顺他妈,孝顺妈的男人疼老婆」,那妈宝理应属于孝顺的男人,也就符合前者所述的好丈夫,「我们也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想:作为妈宝的男孩,当妈妈还在的时候他会做妈宝,把太太撂在一边,惟母命是从,但是当妈妈不在的时候他就可能改变目标,把太太变成妈妈,像孝顺妈妈一样孝顺太太。」
刘墉接著说,既然一个爱当「妈」,另一个就当「宝」吧!乍看之下好像理所当然,但妈宝孝顺起来,大概只有妈妈和宝宝两人舒心而已,旁人看了恐怕直摇头,怎么说?以下,我们先来探讨孝顺的界线。
百善孝为先是对的吗? 不孝、孝与愚孝怎么分?
不孝
中国礼仪上不孝有三是指:
一、不娶无子,绝先祖祀
不娶妻生子,断绝后代,这是孟子所说的最大不孝
二、阿谀曲从,陷亲不义
一昧顺从,见父母有过错而不劝说,使他们陷入不义之中
三、家贫亲老,不为禄仕
家境贫穷,父母年老,自己却不去当官吃俸禄来供养父母
第一点是旧观念了,而第二点应改称为目前所谓的「愚孝」,现在的不孝没那么严苛,笔者认为如果做出忤逆、殴打与啃老等行为,搞出家庭悲剧才有不孝之实,需谴责。而民法继承编修正案,增订「
孝
简单定义是:有把家庭当作责任,但不至于视为义务,
如同吕秋远律师曾言:行有余力多照顾,有爱就多给一点,有钱就多花一些,但是如果什么都没有,照顾自己第一优先,父母本来就应该要为自己规划未来,而不是年老后要孩子「尽义务」照顾。李安则认为「孝顺」已经是过时的观念,他说:「我从不教孩子孝顺,我只教他如何去爱!」
所以时下社会里,只要心中敬爱著父母即是有孝。
愚孝
儒家代表荀子曾说:「从道不从君,从义不从父」,难道父亲要儿子作奸犯科,儿子就要顺从吗?孔子认为人要有基本道德是非判断之心,
所谓孝,要审其所以从之,不假思索地服从只是愚孝,所以当没有拿捏好「孝」的程度,害了父母也害自己。
以现代简易的区隔孝与愚孝,前者是量力而为,后者则是予取予求,当个听话的超级乖乖牌,最容易犯了愚孝。
你有妈妈就好了 为何还要娶老婆?
最近一对夫妻的离婚登上
男方回应,父亲早逝,由母亲一人抚养长大、相依为命,这点老婆肯定能理解,她一心期盼有了小孩,两人关系会改善,却没有想到女儿出生后,先生完全不闻不问,甚至要她自己支付住院费用,直说「小孩是妳要生的」。
婆婆尽力打理先生所有的日常生活,而先生也凡事以母亲优先,妻子透露,老公吃饭需要人盛、帮忙挑鱼刺和剥虾,她多次和婆婆沟通,对方却从未理睬,
「婆婆显然取代我为人妻子的身分」,
那妻子在这个家里面是什么样的存在?也难怪,这已是这位先生第二段散场的婚姻。
回头比对刘墉的观点,这妻子忍了13年是太短了,要等到婆婆过世之后,这位先生才会重视太太,可我一个外人来看,妻子已经太傻太委屈,也够伟大了。
「孝」容易衍伸婆媳问题 碰上愚孝先生下辈子笑不出来
真正的孝顺,重点在「孝」,不是顺,而会有愚孝这结果,无非是报恩心高才过度孝顺,他们认为自己必须要有能力满足父母的所有要求;否则就是遇到真妈宝,自幼不敢自己下决定或父母本身过于强势,使得他们长期懒得或不忍抗争,演变成如今难以改变的相处模式。
一个宝宝不宜有两个妈在照顾,不然两个妈吵起来,他什么也不会做,继续置身事外,看起来好无辜。从刘墉指出「惟母命是从」就可得知大孩子已到了「愚孝」的境界,
别轻易期待和一个没自我判断能力的人,可以组出幸福的婚姻
除非妳是母爱爆棚的女子,愿意包容一切,不然等他待妳好时,恐怕早已气得一头白发了!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婆媳复杂的问题层出不穷,孝顺这点最让人无奈的原因是,这原本是件好事,若我们有了小孩也会期许他是个孝子,但孝子如果不会拿捏孝的程度,只知道盲目服从父母、忽视老婆,受伤的是整个家庭和婚姻,也导致现在年轻女生被问起择偶条件时,会出现「有车有房父母双亡」这种可怕的答案。
- 发表评论
-
- 最新评论 进入详细评论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