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常见6大皮肤问题 有些会自行消失,有些需要就医

2022-09-20  来源:妈妈宝宝网 标签: 儿童护理

    新生儿的皮肤比较薄,再加上新生儿的血红素偏高,因此,宝宝整体看起来红咚咚的(激动或哭闹时,脸的胀红会更明显)。他们皮肤的汗腺不发达,皮脂腺却异常旺盛,因此,觉得太热,不会流汗,反而很会冒油,甚至起疹子。

 

新生儿常见6大皮肤问题 有些会自行消失,有些需要就医

 

    不少婆婆妈妈怕宝宝冷,不只帮他们穿一堆衣服,还没有每天洗澡,于是这群小宝贝们不只浑身不舒服,还会散发出浓浓的臭奶味和油垢味。如果要宝宝一夜好眠,记得要每天帮他们洗澎澎喔。
 

    新生儿皮肤比较敏感,最好使用无香精婴幼儿专用沐浴用品。相反的,有些宝宝在出生几天后会乾到全身皮肤大量的脱皮,可在洗完澡后抹上些许乳液(无香精)即可。每个宝宝皮肤表现皆不同,透过适当的穿著及处理,大部分会自行改善。

 

新生儿常见6皮肤问题

    以下介绍新生儿常见的皮肤疹,并提醒需要就医的情况与科别:


1.栗粒疹

    常见在新生儿的鼻子或脸颊上,出现许多小颗白白或黄黄的斑点或小丘疹,它们长得很像粉刺,主要是因为皮脂腺增生或角质层过厚所致。这些疹子虽然会让宝宝的脸看起来花花的,但不痛不痒,也不会传染,爸妈们不需帮宝宝擦药膏,更不要去挤压,只要适当的清洁即可,这些小丘疹会在3个月内自行消失。


 新生儿常见6大皮肤问题 有些会自行消失,有些需要就医
 

2.毒性红斑

    毒性红斑通常出现在宝宝脸上或身上,呈现一块块红斑,有时还会在中心点冒出小脓疱。这些毒性红斑在宝宝3天至14天大的时候比较常见,出现数分钟至十几个小时后又自行消失,但又会于身体其他部位再冒出来。一般从身体开始出现,再扩散至脸部或四肢,这些疹子会自行消失,也不会有并发症,故不需治疗。
 

    但需要注意的是,若脓疱愈来愈大,可能引发脓痂疹或毛囊炎,就必须带宝宝至儿科求诊。另外,有些学者认为有些毒性红斑与链珠球菌感染有关,因此,宝宝若出现发烧、活动力不佳等情况就要就医。
 

    毒性红斑是老人家口中的「胎毒」,因此很多长辈会给宝宝喝一些奇怪的水来退胎毒,聪明的爸妈记得委婉告诉老人家,现在科技发达,对毒性红斑的来龙去脉了若指掌,知道这些疹子不会影响宝宝,亦会自行消失,所以千万不要给宝宝喝除了母奶或配方奶以外的东西喔。


 新生儿常见6大皮肤问题 有些会自行消失,有些需要就医
 

3.蒙古斑

    蒙古斑是一种色素性的胎记。外观很像瘀青,呈现蓝色或灰蓝色的斑块,大部分位于宝宝的臀部,但也可能出现在四肢、腰椎或肩膀。成因主要是黑色素细胞从神经脊往上移至表皮层时,有1/2的细胞被卡在真皮层所致,所以,很多宝宝出生时就会有斑块,等3~5岁大时,会随著黑色素细胞的扩散出至表皮层,这些青斑就会慢慢褪去,最晚在青春期前会完全消失。
 

    蒙古斑在亚洲人很常见,男女比例一样,因为不痛不痒且会自行消失,所以不需治疗。


新生儿常见6大皮肤问题 有些会自行消失,有些需要就医 
 

4.血管瘤(草莓瘤)

    血管瘤是一种常见的胎记,外观因位置而呈现不同颜色,若位在皮肤表面呈现鲜红色,因此又称「草莓瘤」;若位于皮肤底下会呈现青蓝色的隆起。血管瘤主要为血管的内皮细胞增生所致,在宝宝出生后数天至2个月内出现,在冒出后前3个月快速生长(80%),在5个月大到达成长极限,之后便开始自行消退,到10岁时便完全消失。
 

    血管瘤大部分长在脸部、身体或四肢,也不会有并发症,但有些比较大或严重的血管瘤可能会造成组织的伤害并留下些许痕迹。


就医提醒与治疗方式

    出现以下几种情况需尽快处理:


    1.长在眼睛附近或气管等部位。

    2.若长在鼻尖或嘴唇则会严重影响外观。

    3.血管瘤表面若产生溃疡则容易流血不止。

    4.若血管瘤长得太大而影响心脏功能或造成血小板低下。


    治疗方法有局部注射类固醇,或propranolol的药物,雷射效果似乎也不错。


    找哪一科:可至儿童血液科、皮肤科或整形外科求诊。


新生儿常见6大皮肤问题 有些会自行消失,有些需要就医 
 

5.脂漏性皮肤炎

    脂漏性皮肤炎在1~2个月大的宝宝身上很常见。主因是婴儿的皮脂腺仍受到母体荷尔蒙的影响,所以,皮脂腺分泌异常旺盛,一般在4~6个月大时,母体的荷尔蒙褪去后,症状即会改善。
 

    脂漏性皮肤炎好发在宝宝皮脂腺比较多的地方,也就是头皮、耳后、眉毛附近或两颊,会有黄色的鳞屑、红疹及搔痒的症状。长在头皮的鳞屑有时会融合成一整片厚厚黄黄的皮屑,虽然偶尔会造成掉发,但等宝宝大一点,皮屑掉了,头发便会再长出来。
 

    虽然脂漏性皮肤炎看起来很不舒服,但只要保持乾爽,皮肤会随著时间而改善。若头皮有厚厚的皮屑,建议可在宝宝头上抹上婴儿油或凡士林,等半小时至一小时后,待皮层软化,可用软梳子将软掉的皮屑轻轻梳掉,再用婴儿皂或婴儿洗发精把头皮清洗乾净,也可考虑局部涂抹脂漏性皮肤炎专用乳霜保养。


就医提醒与治疗方式

    出现以下几种情况需尽快处理:


    1.宝宝有严重的搔痒感(晚上睡不好或一直摩擦脸或头皮)。

    2.有组织液流出或有伤口时。

    3.不易与异位性皮肤炎区分时(一般而言,脂漏性皮肤炎局限在头皮及脸部,且于4个月大后缓解;异位性皮肤炎则于4个月大后变严重,且全身皆会有红疹) 。


    至于治疗方式,通常医师会视情况开立抗霉菌或类固醇药膏局部使用。


    找哪一科:皮肤科或儿科医师。


新生儿常见6大皮肤问题 有些会自行消失,有些需要就医
 

6.异位性皮肤炎

    异位性皮肤炎是一种过敏疾病,初次发作多在婴儿时期。这些红疹极痒,好发在脸上,四肢内侧、脖子及前胸等,目前原因不明,但研究认为可能和遗传过敏体质有关,在不同年龄的孩子会有不同的表现。
 

    小婴儿异位性皮肤炎会在两颊或身体其他地方冒出大片的红疹,通常会有渗液或合并脱屑的情况。异位性皮肤炎会不断地复发,幸好有50%的小病人会在2~3岁缓解。
 

    最令父母困扰的是,在婴儿时期常见的皮肤病,尚有湿疹或脂漏性皮肤炎等,不好区分。分辨方式为:脂漏性皮肤炎好发在脸、头皮、耳后、眉心等皮脂腺分泌较旺盛的部分,身体或四肢几乎不会有,这些红疹上通常有黄黏的皮屑,最重要的是,脂漏性皮肤炎在宝宝1~2个月大时最严重,但4个月后会自行好转;异位性皮肤炎则是在4~6个月大后愈来愈严重,且会不断复发。

    至于婴儿湿疹则发作范围较局限在两颊靠近嘴巴(口水刺激)、脖子(口水或汗水刺激)及大腿内侧皱折处。
 

就医提醒与治疗方式

    若有大面积且反复性的红疹、极度搔痒、或皮肤抓破皮而感染细菌,请尽速就医。至于治疗方式如下:


    1.局部涂抹类固醇。

    2.保湿:建议不要泡澡,亦不要用太热的水冲澡,尽量少用肥皂并于洗完澡后15分钟内涂上异位性皮肤炎专用乳霜或凡士林。

    3.保持乾爽,穿容易吸汗的棉质衣物,勿穿太多衣服,汗水或闷热会加重红疹及搔痒感。

    4.目前针对大面积的异位性皮肤炎,健保有给付非类固醇的药膏使用(Tacrolimus),针对容易反复发作且面积大的皮肤炎,为了避免类固醇的副作用,可开立此药。


    找哪一科:皮肤科或小儿过敏免疫科。
 

新生儿常见6大皮肤问题 有些会自行消失,有些需要就医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 儿童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