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教育是教他学会怎么笑!孩子的情绪回路,来自爸妈的基本设定

2022-09-12  来源:妈妈宝宝网 标签: 儿童教育

    在我曾经任教的学校里,遇过一位孩子名叫「建宇」。建宇当时就读二年级,个子很小,眼睛很大。他很爱看书,同学还因此给他取了外号叫书呆子。尤其对科普类的书,更是爱不释手,常常读到忘我,被老师点名也浑然不觉。任何人第一眼看到这孩子天真开朗的模样,都会不禁露出微笑。然而,观察他一段时间后,也会发现他难以想像的另一面。只要有人在教室或走廊上,不小心碰到他的肩膀,他就会暴跳如雷,和对方吵起来。

他不想发脾气,但无法控制

    某天,突然听到孩子们大声尖叫,我被吓到立刻冲进教室。一进门就看到建宇手里拿著扫把追打同学,孩子们吓得四处奔跑,教室里一片混乱。班导师不知该如何是好,呆立在教室前。我多次试图制止未果,硬生生被扫把打了好几下,他才停了下来。我紧紧抱著建宇,抱了好一阵子,原本急促的呼吸才逐渐缓和。
    
    等他终于找回理智后,我问他:「可以告诉我你生气的原因吗?」但建宇似乎还没气消,只是悻悻然地一言不发。根据过去经验,遇到这种状况时,等待是最好的方法。于是我一边播放冥想音乐,一边静静陪著他。或许是气消了,建宇脸上紧张的神情开始慢慢消失,我想是时候可以和他好好聊聊了。谈话时,我握著他的手,他告诉我,他很想和同学们好好相处,但大家都不喜欢他。他明明不想发脾气,但同学只要稍微惹他不开心,他就会突然火山爆发。

 

最好的教育是教他学会怎么笑!孩子的情绪回路,来自爸妈的基本设定


因为怕写错,而不愿意自己写

    类似的案例不仅如此。不久前,帮一名新进老师进行咨商。那位老师一看到我,就深深叹了口气。她班上有一个名叫「熙秀」的孩子,她对这个孩子束手无策,即使想帮也帮不上忙。熙秀这孩子有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她极度缺乏自信。上美术课时,她习惯看隔壁同学的作品,再模仿别人画画;写数学作业时,也总会偷看同学的答案后再写下来。事实上,每个人在学生时期都一定有过这样的经验,乍看之下并不是什么大问题。然而,这样的行为持续一段时间后,老师试著鼓励熙秀靠自己的力量完成作业。但熙秀的回答,却让她感到意外。「老师,我没办法自己写,因为我怕我会写错。」原来,在熙秀的心里,一直被「写错了怎么办」的强烈不安占据。她才回想起,过去一年来,熙秀在课堂上或玩游戏时,总是一脸紧张的样子。
 

最好的教育是教他学会怎么笑!孩子的情绪回路,来自爸妈的基本设定

     
    熙秀的另一个问题是偷窃行为。班上金钱和物品失窃事件频传,结果最后却是在熙秀的抽屉找到。熙秀坦承她从同学和老师那里,偷了好几次钱和东西。老师请熙秀的母亲到学校一趟,想了解状况。母亲满脸愁容听完熙秀的事情后,眼泪忍不住掉下来。她边哭边说:「老师,其实这件事我知道,她连在家里也会偷钱。」她前不久才知道,熙秀会偷她爸爸皮夹里的钱,而且已经偷了将近一年。奇怪的是,就算旁边有人看,也还是会做出这种行为。遇过各式各样的孩子,但第一次碰到这样的状况。「这个孩子的心里是不是有什么问题?」听完新进导师的烦恼,当下我并没有回应。


 为什么建宇追打同学?为什么即使有人在看,熙秀还是照样偷东西?

    这是因为建宇和熙秀平时大多处于负面情绪状态,是属于高情绪温度的孩子。换句话说,这些孩子对于负面情绪的反应比别人更敏感。遇到同样的状况,大多数的孩子或许就只是感到失望而已,但高情绪温度的孩子,表达出来就可能是愤怒的情绪。

    例如,假设以算式「2A×3」为例,答案取决于A值。当A值为2时,答案是12;A值为3时,答案是18。如果把A值当成情绪温度,3当成事件,在同样的状况下,随著A值的不同,反应也大不相同。有些人很容易为了一点小事大发雷霆,正是因为A值较高。
   
     令人遗憾的是,整体而言孩子们的情绪温度正在逐渐上升。听老师们说,每个班上至少会有两到三个像建宇或熙秀这样的孩子。想从窗外跳下去的孩子、用刀割手腕自残的孩子……这些都是负面情绪温度急遽上升的案例。但这并非少数个案,询问资历十年以上的老师们,和五年前相比,孩子们最大的不同点是什么?许多老师是这么说的:「现在的孩子们很常发出怪声」。他们表示有越来越多的孩子们,会发出异于常人的怪声。这也是最近让我感到不解的地方,因为不只在吵架时才会发出这样的声音,有些孩子平时没事也会这样。听起来不像是求救声,也并非单纯大叫,硬要说的话,有点像夏天太热发出不耐烦的吼叫声。我想,这些应该都是负面情绪温度上升衍生出来的问题。

 

最好的教育是教他学会怎么笑!孩子的情绪回路,来自爸妈的基本设定


最好的教育是教孩子学会怎么笑

-弗里德里希.尼采(Friedrich Nietzsche)

    让我们继续谈谈关于建宇的事。建宇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就因为经常和同学吵架,让老师们很头痛,班上家长也对他有不少怨言。平时明明是爱看书、个性开朗的孩子,但只要一受到刺激或是遇到冲突,就会立刻暴走引起混乱。别人只要稍微轻轻碰他一下,整个教室顿时就变成了战场。
   
    建宇的「愤怒」到底是怎么来的?认真追究起来,要回溯到「非洲大草原」。愤怒的情绪是非洲大草原时期的生存策略,它储存在我们每个人的遗传基因中。只是有些人遗传到易怒基因,有些人则相反。遗传到易怒基因的人,容易失控发脾气,但从现代科学角度而言,无法证明建宇是否属于这种情形。不过,观察家人的呈现,便能看出端倪。假如家中有忧郁症病史,罹患忧郁症的机率越高。由此可见,如果父母脾气暴躁,孩子可能也容易情绪失控。

     
    站在校门口观察孩子们脸上的表情,大概可以看出孩子们平时的情绪状态。个性开朗的孩子,很少露出腼腆微笑,哪怕稍微被朋友或师长夸奖,就会笑得灿烂无比。仔细观察这些孩子,大多来自充满欢乐的家庭,遇到他们的父母时,也总是面带笑容。        相反的,有的孩子经常一脸忧郁,即使身旁的人亲切地问候,反应也一样很冷淡。这些孩子对悲伤的情绪特别敏感,父母也总是一副愁眉苦脸的样子。孩子的表情就像一面镜子,反射出父母的表情。

     
    与建宇进行咨商时,他比任何人都清楚,因为自己动不动发脾气,让同学和老师都很伤脑筋。他很讨厌爱生气的自己,也对同学们感到抱歉。建宇经常陷入愤怒情绪的原因是什么?这是因为「愤怒」对建宇来说,是一种习惯性的情绪反应。


爸妈的负面话语,演变成孩子的核心情绪

    心理学家将这种情绪称为「核心情绪」,为什么「愤怒」会变成建宇的核心情绪?要找出问题的原因,必须先理解大脑运作的基本原理。在平均重量约1.4公斤的大脑里,并不具有理性判断好坏的能力,只会记忆重复性行为,判断哪些对生存有利?哪些不重要?
     
    我们的遗传基因承袭自原始狩猎采集社会,对当时的人类而言,从事重复性的行为生存机率较高,新的事物则意谓死亡。在丛林摘常吃的水果生存机率高,但新的水果无法得知是否有毒,可能会迎来死亡。

     
    受到祖先遗传基因影响,我们的大脑只会记忆在各个领域中不断重复的事物,像是情绪、学习、运动等。假设建宇一再听到「你为什么会这样?」、「你这个笨蛋」这种话,大脑会如何反应?每次听到「你这个笨蛋」这样的话时,「愤怒」的情绪会不断涌现。当「愤怒」变成一再重复的情绪,「愤怒」就会成为建宇的核心情绪。如此一来,建宇的潜意识会不断寻找负面事物,也就是会让他经常生气的事。因此,比起朋友的赞美或老师温暖的微笑,他更关注的是愤怒。就像鬛狗看不见眼前的驯鹿,到处游荡寻找其他动物们吃剩的肉。


情绪回路的基本设定,主要来自父母

    在操场上捡垃圾时,有些孩子会走过来对我说:「谢谢」,并举起他们小小的双手,和我一起捡垃圾。每到岁末年终时,也有孩子会写卡片给我,向我表达这一年来的感谢。这些时常心怀「感恩」的孩子,不难发现他们身边也总是围绕著值得感谢的事。
    
    仔细观察自己的情绪设计图,可以看出情绪回路的基本设定,主要来自父母,甚至是更久远的祖先遗留下来的基因。但不同的人根据设计图建构出来的房屋,结果也必然不同。即使是天生易怒的人,只要经常表达「感谢」,「感谢」自然也会变成他的核心情绪;反过来说,即使是天生擅于表达「喜悦」的人,如果经常习惯「愤怒」,「愤怒」也一样会变成他的核心情绪。
   
    孩子的快乐与否,型塑在爸妈手里。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 儿童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