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哭了要不要马上抱?爸妈须先了解1件事

2022-09-03  来源:妈妈宝宝网 标签: 儿童护理

「宝宝哭了,到底该不该立刻抱起来?」对于倾向亲密育儿教养理念者,会建议爸爸妈妈应立即回应宝宝的需求,帮助宝宝建立依附感;但有些教养理念者则认为,若是宝宝一哭,爸爸妈妈就抱,反而会让宝宝变得太过黏人。
 

孩子哭了要不要马上抱?爸妈须先了解1件事

(天生气质将影响宝宝对外界刺激的行为表现。)


天生气质将影响宝宝对外界刺激的行为表现
    究竟哪一种做法,对宝宝才是最好的呢?事实上,并没有标准答案。因为每个宝宝都有其独特的气质,这种与生俱来的特质,左右了宝宝的内心,以及对外界刺激的反应模式,进而影响宝宝的行为表现。所以,有些宝宝哭一哭会自我安抚,很快就能安静下来;但有些宝宝若没有立刻得到照顾者的回应,反而会哭得歇斯底里,怎么哄都哄不了。

宝宝与生俱来的9大气质
    从50年代开始,儿童发展心理学家就提出了行为科学上「天生气质」的论点,发现每个宝宝与生俱来对外在环境的刺激,会有不同的反应,表现的外显行为也完全不同。

    相关学者归纳出「9大气质」,包括:反应强度、规律性、活动量、趋避性、反应阈(包含5种感官知觉和社会觉,社会觉即察言观色的能力)、坚持度、适应度、注意力分散度、情绪本质等等。在这9大气质中,每个孩子受到外在刺激后,会因为反应向度(接受刺激量的多寡)的不同,而展现出大异其趣的性格特色。

    举例来说,趋避性的反应向度会决定孩子对新事物的接受度。趋性高的孩子对新事物的接受度高,什么都想尝试;而趋性低的孩子,遇到新的挑战比较容易退缩、胆怯,需要多一些时间去适应新事物。
 
    另外,坚持度高的孩子,一旦做了决定就不容易妥协,这些孩子面对困境会越挫越勇;而坚持度低的孩子比较容易妥协,但做事往往也只有3分钟热度。 


借由气质评量了解孩子,调整教养方针
    在宝宝满3个月大之后,爸爸妈妈就可以带宝宝到各大医疗院所的儿童心智科做气质评量,从中了解孩子的气质,同时也能提供新手爸妈一个明确的教养方针。

    0到3岁的婴幼儿,具备潜意识的吸收心智,爸爸妈妈可以透过生活中的习惯养成、建立规律性来调整宝宝的气质向度。

    例如:规律性低的孩子,肚子饿、睡觉的时间,会让爸爸妈妈比较伤脑筋,摸不著头绪。因此,在维持规律生活这方面,爸爸妈妈就需要多一些坚持,并且要更有耐心,因为这类孩子通常会需要比较长的时间才能建立规律性。
 
    3岁之后,孩子的生活常规已逐渐成形,这时候透过评量可以更具体的了解孩子的气质向度,也帮助家长随时调整自己的教养方式。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 儿童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