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我是从哪里来的?”女儿在3岁那年突然问了我这个问题,顿时觉得尴尬无比,我一时语塞,竟不知如何回答女儿的提问,然后就弱弱地说了一句,你是从妈妈肚子里出来的呀。
相信很多父母也都经历过这个尴尬地一问吧,你是怎么回答孩子的呢?
想想我们这一代80、90后的父母当时的性教育是缺失的,当我们看到一些中学生在钥匙扣上栓着一些性感的挂件时,我们第一反应就是这个学生一定是坏孩子,而未曾想现在时代发展快速,关于性的话题已经光明正大地谈论了,性教育也可以从儿童期植入了。
2021年3月2日,一篇来自人民日报关于“儿童防性侵教育纳入必修课”的报告引发家长们的热议,其中支持的人数超九成,69.33%的人认为非常有必要对未成年儿童进行性教育、防性侵教育,对于是否需要将对未成年儿童的性教育、防性侵教育纳入常态化教学,约54%的人认为非常有必要,约42%的人表示有必要。
这一政策一出台,立刻引发了一波性教育工作者考证热。据不完全统计,2018年全中国性教育工作者不足全国总人口的3%,剧增的儿童性侵案,让学校和家庭对性教育方面的内容越来越多重视。
为什么要进行性教育?
女儿最近又和我说“妈妈,我长大了要和哥哥结婚。”我顿时觉得是时候给她植入性教育的知识了,近亲是不能结婚的。
当今世界,网络、电视、手机的普及,青少年接触的亲密动作的视频越来越多,导致孩子的思想越来越早熟,对男女亲密之事会感到好奇,加上父母性知识的匮乏,也会羞于向孩子谈论性方面的知识,从而导致孩子有想尝试的冲动,最终引发不良地后果。
所以进行性教育非常有必要,而且越早越好,或许有的家长会说,我的孩子还小,才3岁,不需要进行性教育,殊不知孩子大概2周岁肛欲期时就会形成了最初的性别意识,也会分出男孩女孩两种类别了,到3岁生殖器期时也可以模仿爸爸妈妈等不同角色玩过家家了,这时候完全可以给他看性教育绘本了。
前几天4岁女儿的幼儿园小班的老师就给她们发了防范性侵的视频回来看,还要求看完成画一个爱心圈,里面是看完视频后自己的理解,女儿说她要保护她的隐私部位,别人不能碰,我就感叹幼儿园的教育是如此地与时俱进,非常赞同。
越来越多的数据显示,性侵案的出现越来越低龄化和熟人化。心理学硕士马某表示:“我们低估了青少年的性成熟,总以为他们要到十七八岁才会恋爱,但情况是小学生就已有苗头了。”
所以为了孩子形成良好的自我保护意识,良好的人际关系,一定要尽早进行性教育。
怎么进行性教育?
儿童的性教育应该是学校、家长、社会共育,三管齐下,方能无敌。3岁左右的儿童,没有掌握文字,所以看东方儿童性教育绘本系列丛书就是很好的选择,把父母不敢启齿的性教育内容生动形象地用绘本展现也来,是儿童性教育的启蒙书籍。
学校对于性教育方面知识可以开设一些讲座、知识问答、扮演角色互换的游戏、信息收集箱的形式,来解答青少年对性知识方面的困惑等。
对于社会一些教育机构则可以开设各种形式的夏令营、冬令营的形式,形象生动地活动让孩子在学中玩,玩中学,做到寓教于乐,孩子快乐,家长放心,轻轻松松地让孩子度过童年时期。
总之,通过家长、学校、社会三管齐下的性教育,更好地帮助孩子对身体部位有了“红”、“黄”、“绿”灯的思维,绿灯就是正常的身体接触,如握手等,黄灯就是亲人好朋友间的拥抱、牵手等。红灯就是自己的隐私部分,只有自己可以碰,这样才能形成良好的自我保护意识。
性教育的误区
很多家长认为,性教育就是为了让孩子如何更好地防止性侵害,其实这种理解是非常片面的。
首先,它可以让孩子更好地正视自己,其实它让孩子对自己身体每一个发展阶段有了一个很好的认识,让孩子更懂得自尊、自爱、自我保护。
其次它有利于人际关系的发展,一些不好意思说或者羞于说的事情向对方袒露,比如:月经初潮、脸上长青春痘、胸部变大、阴茎勃起、腋毛变多、有狐臭等等,说明她非常信任对方,彼此的关系也会是非常的亲密的,就像很多青少年在青春期,有很多话不愿和父母说,但是他会找他的好朋友来诉说,就是这个道理。
所以,我们不能简单地认为性教育就是为了防性侵,它还是一个自我认知、良好人际关系发展的关键。
最后,我非常赞同性教育纳入儿童必修课,因为没有太早的教育,性侵犯不会嫌你的孩子太小,孩子是祖国的花朵和未来,他们的健康成长需要我们家长、学校、社会的共同关爱,所以,请推开挡在我们前面羞于性教育的莫名的那道强,减少和避免受到来自社会不必要的伤害,还孩子一个健康快乐的童年吧!
- 发表评论
-
- 最新评论 进入详细评论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