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的发育是从上到下的,依次为头、肩、胳膊、腰、腿、脚。正常情况下,宝宝7-8个月开始坐起来,然后开始学爬,然后扶着东西站起来,再独立站起来。宝宝独立站起来的时候,就是可以教走路的时候。一般,9-18个月期间,宝宝学会走路都是很正常的,超过18个月,就可能存在生理上的问题,建议到医院去检查。
第一、父母可以做哪些事情帮助宝宝走路
分享几个小技巧:一是让宝宝在父母腿上站起来,蹦来蹦去,然后牵着宝宝在沙发、床上走几步,让宝宝找找走路的感觉,顺便也锻炼宝宝的腿部肌肉。
二是父母分开站立,与宝宝玩扔球或者其他游戏,引导宝宝从爸爸那里走到或者爬到妈妈那里,这种方法能提高宝宝学走路的兴趣,也能锻炼宝宝腿部肌肉。
三是给宝宝准备一张小椅子,让宝宝练习爬上爬下的动作,当然,小椅子不要太高,而且要大人在旁边随时守着,以免宝宝摔着了。
四是让宝宝走斜坡,因为在平地上走,宝宝腿部肌肉总有没有锻炼到的地方,大人通过带宝宝走斜坡,既锻炼宝宝的腿部肌肉,也锻炼宝宝的平衡能力。
第二、教宝宝走路过程中有哪些事情不能做
一是不能用学步车。宝宝坐上学步车之后,是靠这轮向前的力量滑行的,很不利于宝宝腿部肌肉的锻炼,也不利于手足眼的协调。建议宝宝能够独立站立后,用婴儿学步的专用手推车辅助宝宝练习走路。
二是不能把宝宝放在软垫子上爬行。软垫子固然可以避免宝宝磕磕碰碰,但是很不利于宝宝手腿肌肉的锻炼。相比之下,硬垫子更好一些,大人提前把周围能够磕碰到宝宝的硬物移走,在旁边看着宝宝就行。
三是过早让宝宝学习走路。开始就讲了,宝宝走路要顺其自然,按照坐、爬、站、走的顺序来,如果走路的时间太早,容易拔苗助长。因为宝宝的骨骼很柔软,钙质比较缺乏,如果提早走路,会引起骨骼变形。所以,一定要等到宝宝能独立站起来的时候,再教宝宝走路。
- 发表评论
-
- 最新评论 进入详细评论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