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今天吃了多少颗糖果了?」 「妈妈,我今天才吃了一颗,还可以吃多一颗吧!」 元君妈妈看著糖果罐里的数量,知道元君说谎了,却不知道该如何处理 上述的场景是否曾经出现在家中呢?身为父母的我们,察觉到孩子说谎一定觉得气愤,同时也感到担心,甚至怀疑是否是自己爱的教育)让孩子变成放纵,不知分寸。
本文访谈田宇暄临床心理师,带我们一起了解孩子说谎的背后藏著哪些父母不知道的事情,也一起看看身为父母的我们可以如何处理孩子的谎言以及我们的情绪。 孩子为什么会说谎? 孩子面对自己的需求未被满足时,选择用谎言来欺瞒父母,希望可以多吃一颗糖果或多看几分钟的电视,以便满足自己的欲望。这些小谎言的背后藏著了孩子的需求,透过这些谎言,我们有机会去接触到孩子不敢直接说出口的欲望。上述的例子便是元君被妈妈限制每天只能吃两颗糖果,但元君感到不够,因此欺骗妈妈自己只吃了一颗,希望透过谎言来争取多吃一颗糖果。
宇暄心理师也提到了孩子说谎背后藏著两种方向,除了上述所提及的满足需要,另一种则是为了避免被惩罚。当孩子打破玻璃杯后,妈妈跑到了厨房,孩子立即说是家里狗狗弄倒的,担心承认后会被惩罚,因此紧张兮兮地将责任推卸给他人。这些谎言不仅透露了孩子的需求,也显现了孩子的不安与紧张。 身为父母的我们,面对孩子说谎可以如何处理? 面对孩子说谎,身为父母的我们可以做些什么呢?宇暄心理师针对两种不同的说谎原因————需求未被满足与逃避惩罚,提供了建议让父母们参考。
(一)当孩子因需求未被满足而说谎,父母可以尝试将孩子的想法说出来「你很想再多吃一颗糖果,但现在不能吃喔」。当孩子这种「我还想要更多,但我不能」的内在想法被说出来后,孩子会知道原来父母有看见自己的需求,同时父母与孩子也拥有了更多的讨论空间,去协调该如何处理这些需求。孩子在这之前未必理解父母所提出的限制对于自己的好处,因此当谎言发生时,父母可以试著在此时再次让孩子理解此限制的重要性。 年龄较大的孩子随著发展对于因果关系有一定的认识,因此父母可以将说谎的严重性与影响让孩子知道,孩子才有机会去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倘若孩子的年龄太小,尚未发展出抽象思考能力,对于太遥远的后果是难以想像的,例如父母限制孩子一天只能吃两颗糖果,吃太多糖果可能会蛀牙或影响发展,孩子不能确定未来是否真的会发生蛀牙的结果,因此年龄太小的孩子只能停留在表面的规则去遵守,在不知重要性的前提下容易产生不遵守限制的行为。因此父母在表达限制时,用恰当的情绪表达,也能有助于孩子理解限制的重要性,父母可以用坚定的眼神与孩子接触、配合认真的语气向孩子表达限制,相较太凶或太轻松的态度都不易帮助孩子去认识此限制。认真的语气可以帮助孩子在不了解规则的内涵情况下,依旧能感受且理解这限制对自己是重要的。除外,父母也能尝试让孩子了解说谎是不好的,可以透过说故事的方式传达诚实是重要的理念,并且强调诚实带来的好处;可以相互知道彼此的想法、能有机会去帮忙彼此。坏处则能让孩子知道,当孩子说谎时父母会难过与担心。
(二)当孩子为了逃避惩罚而说谎,这可能表示孩子对于犯错是感到害怕与不安的。父母可以试著给予孩子更大的安全感,让孩子理解「犯错不可怕,承认错误更勇敢」。当孩子犯错时,经验到的是父母的责备、大骂或是关心呢?若孩子犯错后遭受了责备,则是变相地在刺激孩子未来犯错后要掩盖自己的错误,避免遭受到惩罚。反之,孩子犯错后,父母先给予关心,这让孩子经验到父母是与自己同一阵线且理解自己立场的伙伴关系,当父母拥有接纳孩子犯错的弹性空间时,就拥有机会让孩子与自己的互动更真诚诚实。孩子犯错时,本身也有许多惊吓、受伤的感受,父母的安慰会是当下最好的疗药。 要如何调适自己的情绪? 身为父母,我们看见孩子犯错、说谎,必然也有生气、担心的情绪会冒出。正因为我们关心孩子,因此才会更期待孩子能拥有诚实的品格。面对我们的这些情绪,宇暄心理师建议父母可以试著转念来帮助自己消化这些情绪。孩子说谎这件事是一个正常的发展历程,父母转念思考孩子说谎的行为意味著孩子获得了另一种思考能力,从过去孩子看见什么说出什么的思维,发展至孩子开始用自主意识去思考如何满足自己的需求或逃避惩罚。另外,孩子说谎也意味著父母对于孩子仍有一小部分的不了解,透过谎言,父母可以去接触这些孩子过去未曾表达出来的想法与感受。并不是我们做得不够好,而是孩子随著发展也渐渐会发展出我们未能知道的感受与需要。 孩子的谎言藏有许多的小秘密,父母藉著谎言去认识孩子心中的秘密,也借此陪伴孩子一同处理需求未被满足或惩罚带来的焦虑不安。父母利用转念的方式除了能处理孩子说谎的状况,也能帮助自己处理自身的焦虑与担心。
- 发表评论
-
- 最新评论 进入详细评论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