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宝贝到手,爸妈真是怎么看也看不够,不过真正“把玩”起来,正是因为没有经验,爸爸妈妈们才会去做一些错误的小动作,还是有些小禁忌的,也许父母是出于一片好心,但一些护理误区却给孩子带来了伤害,尤其下面这8个危险的动作。
1.不能捆绑新生宝贝
特别容易惊醒的新生宝贝,可以用包被包裹起来改善睡眠,但不可太紧。正确地包裹新生宝贝,既可以保暖,也使得喂养等动作来得方便,但一定不可以裹得太紧或是捆绑成“蜡烛包”!
这样,不仅限制了胸部活动,影响肺和横膈的活动和功能,导致肺发育受限,影响宝贝呼吸,使肺部抵抗力降低,增加肺部感染机会;同时也会压迫腹部,影响胃和肠道的蠕动,使消化功能降低,影响食欲,宝贝会经常溢奶、吐奶。
另外,由于四肢活动受限,不利于四肢骨骼、肌肉的发育,还会使新生儿的动作发育受限。最后,包裹太紧容易出汗、刺激皮肤,使汗腺口堵塞、发红,严重时发生皮肤感染。
2.不能抖动或剧烈摇晃宝贝
宝贝的脑袋无论长度还是重量,在全身所占的比例都较大,而且宝贝颈部还比较柔软,控制力较弱。
大人的摇晃动作容易使宝贝稚嫩的脑组织因惯性作用在颅腔内不断地晃荡与碰撞,从而引起宝贝脑震荡、脑水肿,甚至造成毛细血管破裂导致脑出血、“婴儿摇晃综合征”等问题。
10个月以内的小宝贝尤其危险,年龄越小,受害越大。至于将宝贝抛起来或抓住宝贝臂膀左右摇动的做法,更应绝对禁止。 3.不宜过早竖抱宝贝
新生儿的头占全身长的1/4。竖抱宝贝时,宝贝头的重量全部压在颈椎上。宝贝在1~2个月时,颈肌还没有完全发育,颈部肌肉无力,应防止这种不正确的怀抱姿势对宝贝脊椎的损伤。
这些损伤当时不易发现,但可能影响宝贝将来的生长发育。一般来说,宝贝在2个月以后就能锻炼抬头,3个月以后在俯卧位时可把头仰起,已能在直立位时很好地把头竖起,4个月时会向左右转头,这个时候才可以竖着抱。
宝贝喜欢被竖抱,因为直立位后宝贝可看到许多东西,而仰卧位时只能看天花板。故若太早竖抱宝贝,宝贝就不愿意被横抱,会哭闹,从而迫使家长竖抱,所以,错不在宝贝,在家长哦!
4.不要抱着宝贝睡觉
新生宝贝需要培养良好的睡眠习惯,让宝贝独自躺在舒适的床上睡觉,不仅睡得甜香,也有利于心肺、骨骼的发育,增强抵抗力。
如果经常抱着宝贝睡觉,宝贝睡得不深,影响睡眠质量;同时,他的身体不舒张,四肢活动受限,全身肌肉得不到休息;另外,抱着睡觉也不利于宝贝呼出二氧化碳和吸进新鲜空气,影响宝贝的新陈代谢;还不利于宝贝养成独立生活的习惯。
5.宝贝刚吃完奶不能大幅度变换体位
宝贝刚吃完奶,不宜进行换尿布、摇晃等大幅度动作。因新生宝贝胃呈水平位,乳汁易反流导致误吸致吸入性肺炎,严重时甚至可出现窒息等情况。故喂完奶后动作应轻柔。
建议喂奶后抬高宝贝头位拍嗝,促进胃内空气排出,减少吐奶情况发生。有些宝贝食欲旺盛,喂奶前哭闹明显,常可发生喂哺后短时间内大量呕吐。
解决方法:可在喂哺到一半时,先行拍嗝,将胃内大量气体排出后,再继续喂哺,可明显减少呕吐。
6.不要长时间使用安慰奶嘴
安慰奶嘴对宝贝确实是有正面的作用,只要看宝贝想睡而烦躁不安时,塞入奶嘴就安静下来微笑入睡,任何照顾者,都要为安慰奶嘴鼓掌。它能满足口欲,增加安全感,有助于宝贝顺利渡过断奶期。
但如果父母没有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会出现奶嘴不卫生、奶嘴过大,或是使用奶嘴时固定绷带过紧致窒息,有时也会出现宝贝吸入过多空气造成腹胀腹痛。
安慰奶嘴使用时期过长,还有可能影响宝贝的颌面部及牙齿发育。1岁左右宝贝的吞咽方式逐渐向成人过渡,因此建议在此之前尽早停止使用安慰奶嘴。
7.宝贝拍照时不要使用闪光灯
婴儿的眼球发育尚未成熟,非常脆弱,强光会对视网膜造成强烈刺激。照相机闪光灯的强光,如果距离过近,危害会更加明显。
因此,年轻的父母若想给宝贝留影,一定要慎用照相机的闪光灯。最好选择在自然光照较强时,不用闪光灯拍照。如果非用不可,要尽量选取对宝贝损伤最小的角度来拍摄。
8.不要太早训练大小便
大多数宝贝掌控大小便的神经和肌肉在18~24月成熟,这是人控制便尿的生理基础。在此之前,宝贝是没有能力完全控制排便排尿的,尤其是1岁以前。
与其说“把尿”是训练宝贝,不如说是训练家长找到宝贝比较容易排尿的时间,比如吃奶后5~15分钟、睡醒后,这还算是比较成功的排尿训练。
失败的排尿训练在1岁前比比皆是,经常听到很多家长抱怨:宝贝晚上不能安睡,非要“把”尿后才能接着睡,甚至白天都不“把”不尿,只知道因为憋尿而哭闹。1岁之后,宝贝开始有一点控制排便排尿的能力,但是并不完善。
很多家长苛求宝贝,一旦宝贝“把”尿时不尿,或者不“把”尿时尿湿裤子,就会责怪宝贝,甚至呵斥打骂。这样不仅给家长带来许多不必要的麻烦,更会给宝贝施加心理压力,造成伤害。传统的“把”尿,有时会使宝贝髋骨损伤,或者遗留尿频的毛病。
新生儿需要精心照顾
1、母乳喂养:母乳是妈妈为孩子准备的宝贵财富不但是满足小儿生理需要和增强抵抗力的最佳营养品,通过吸吮妈妈的乳汁,小儿既经历着由饥到饱的生理体验,也经历着舒适安全的心理体验,哺乳时母子间的接触和联系,既是情感发展的基础,也是智力发展的良好方式。
2、保暖:新生儿体温调节能力差,环境温度不合适,会造成体温升高或降低,影响生长发育。保暖合适的标志是脸色红润、手足温暖,不出汗,吃睡正常,腋下体温36.5-37.3℃,在没有疾病的前提下,体温超过37.5或低于36℃,都说明保暖不当。
3、襁褓、衣着宽松:上身可穿无领斜襟衫,下身用单子齐腋下松松包裹,胸部以成人的手能插入为宜,应能保持双腿呈卷曲状态。传统的蜡烛包弊端很多,会使胸廓和四肢活动受限,甚至造成髋关节半脱位。
4、预防感染:新生儿感染的预防,除注意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外,要特别注意保护脐部清洁干燥;
5、及早发现疾病:由于生理特点的影响,新生儿有病,常常症状不明显,不典型,不易察觉,如果不爱吃奶、哭声不响亮,常是疾病的先兆。
6、亲子交流:新生儿不仅需要充足的乳汁、清洁的尿布、温暖的摇篮,他们对妈妈的脸和与妈妈肌肤接触有偏好,喜欢有生命的东西,睡足喂饱后和在穿洗过程中,要和他说说笑笑,扶摸抚摸他的肌肤,逗逗他愉快的应答,这些刺激,能给他未来性格注入丰富完善的营养,促进智力的发展。
1.不能捆绑新生宝贝
特别容易惊醒的新生宝贝,可以用包被包裹起来改善睡眠,但不可太紧。正确地包裹新生宝贝,既可以保暖,也使得喂养等动作来得方便,但一定不可以裹得太紧或是捆绑成“蜡烛包”!
这样,不仅限制了胸部活动,影响肺和横膈的活动和功能,导致肺发育受限,影响宝贝呼吸,使肺部抵抗力降低,增加肺部感染机会;同时也会压迫腹部,影响胃和肠道的蠕动,使消化功能降低,影响食欲,宝贝会经常溢奶、吐奶。
另外,由于四肢活动受限,不利于四肢骨骼、肌肉的发育,还会使新生儿的动作发育受限。最后,包裹太紧容易出汗、刺激皮肤,使汗腺口堵塞、发红,严重时发生皮肤感染。
2.不能抖动或剧烈摇晃宝贝
宝贝的脑袋无论长度还是重量,在全身所占的比例都较大,而且宝贝颈部还比较柔软,控制力较弱。
大人的摇晃动作容易使宝贝稚嫩的脑组织因惯性作用在颅腔内不断地晃荡与碰撞,从而引起宝贝脑震荡、脑水肿,甚至造成毛细血管破裂导致脑出血、“婴儿摇晃综合征”等问题。
10个月以内的小宝贝尤其危险,年龄越小,受害越大。至于将宝贝抛起来或抓住宝贝臂膀左右摇动的做法,更应绝对禁止。 3.不宜过早竖抱宝贝
新生儿的头占全身长的1/4。竖抱宝贝时,宝贝头的重量全部压在颈椎上。宝贝在1~2个月时,颈肌还没有完全发育,颈部肌肉无力,应防止这种不正确的怀抱姿势对宝贝脊椎的损伤。
这些损伤当时不易发现,但可能影响宝贝将来的生长发育。一般来说,宝贝在2个月以后就能锻炼抬头,3个月以后在俯卧位时可把头仰起,已能在直立位时很好地把头竖起,4个月时会向左右转头,这个时候才可以竖着抱。
宝贝喜欢被竖抱,因为直立位后宝贝可看到许多东西,而仰卧位时只能看天花板。故若太早竖抱宝贝,宝贝就不愿意被横抱,会哭闹,从而迫使家长竖抱,所以,错不在宝贝,在家长哦!
4.不要抱着宝贝睡觉
新生宝贝需要培养良好的睡眠习惯,让宝贝独自躺在舒适的床上睡觉,不仅睡得甜香,也有利于心肺、骨骼的发育,增强抵抗力。
如果经常抱着宝贝睡觉,宝贝睡得不深,影响睡眠质量;同时,他的身体不舒张,四肢活动受限,全身肌肉得不到休息;另外,抱着睡觉也不利于宝贝呼出二氧化碳和吸进新鲜空气,影响宝贝的新陈代谢;还不利于宝贝养成独立生活的习惯。
5.宝贝刚吃完奶不能大幅度变换体位
宝贝刚吃完奶,不宜进行换尿布、摇晃等大幅度动作。因新生宝贝胃呈水平位,乳汁易反流导致误吸致吸入性肺炎,严重时甚至可出现窒息等情况。故喂完奶后动作应轻柔。
建议喂奶后抬高宝贝头位拍嗝,促进胃内空气排出,减少吐奶情况发生。有些宝贝食欲旺盛,喂奶前哭闹明显,常可发生喂哺后短时间内大量呕吐。
解决方法:可在喂哺到一半时,先行拍嗝,将胃内大量气体排出后,再继续喂哺,可明显减少呕吐。
6.不要长时间使用安慰奶嘴
安慰奶嘴对宝贝确实是有正面的作用,只要看宝贝想睡而烦躁不安时,塞入奶嘴就安静下来微笑入睡,任何照顾者,都要为安慰奶嘴鼓掌。它能满足口欲,增加安全感,有助于宝贝顺利渡过断奶期。
但如果父母没有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会出现奶嘴不卫生、奶嘴过大,或是使用奶嘴时固定绷带过紧致窒息,有时也会出现宝贝吸入过多空气造成腹胀腹痛。
安慰奶嘴使用时期过长,还有可能影响宝贝的颌面部及牙齿发育。1岁左右宝贝的吞咽方式逐渐向成人过渡,因此建议在此之前尽早停止使用安慰奶嘴。
7.宝贝拍照时不要使用闪光灯
婴儿的眼球发育尚未成熟,非常脆弱,强光会对视网膜造成强烈刺激。照相机闪光灯的强光,如果距离过近,危害会更加明显。
因此,年轻的父母若想给宝贝留影,一定要慎用照相机的闪光灯。最好选择在自然光照较强时,不用闪光灯拍照。如果非用不可,要尽量选取对宝贝损伤最小的角度来拍摄。
8.不要太早训练大小便
大多数宝贝掌控大小便的神经和肌肉在18~24月成熟,这是人控制便尿的生理基础。在此之前,宝贝是没有能力完全控制排便排尿的,尤其是1岁以前。
与其说“把尿”是训练宝贝,不如说是训练家长找到宝贝比较容易排尿的时间,比如吃奶后5~15分钟、睡醒后,这还算是比较成功的排尿训练。
失败的排尿训练在1岁前比比皆是,经常听到很多家长抱怨:宝贝晚上不能安睡,非要“把”尿后才能接着睡,甚至白天都不“把”不尿,只知道因为憋尿而哭闹。1岁之后,宝贝开始有一点控制排便排尿的能力,但是并不完善。
很多家长苛求宝贝,一旦宝贝“把”尿时不尿,或者不“把”尿时尿湿裤子,就会责怪宝贝,甚至呵斥打骂。这样不仅给家长带来许多不必要的麻烦,更会给宝贝施加心理压力,造成伤害。传统的“把”尿,有时会使宝贝髋骨损伤,或者遗留尿频的毛病。
新生儿需要精心照顾
1、母乳喂养:母乳是妈妈为孩子准备的宝贵财富不但是满足小儿生理需要和增强抵抗力的最佳营养品,通过吸吮妈妈的乳汁,小儿既经历着由饥到饱的生理体验,也经历着舒适安全的心理体验,哺乳时母子间的接触和联系,既是情感发展的基础,也是智力发展的良好方式。
2、保暖:新生儿体温调节能力差,环境温度不合适,会造成体温升高或降低,影响生长发育。保暖合适的标志是脸色红润、手足温暖,不出汗,吃睡正常,腋下体温36.5-37.3℃,在没有疾病的前提下,体温超过37.5或低于36℃,都说明保暖不当。
3、襁褓、衣着宽松:上身可穿无领斜襟衫,下身用单子齐腋下松松包裹,胸部以成人的手能插入为宜,应能保持双腿呈卷曲状态。传统的蜡烛包弊端很多,会使胸廓和四肢活动受限,甚至造成髋关节半脱位。
4、预防感染:新生儿感染的预防,除注意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外,要特别注意保护脐部清洁干燥;
5、及早发现疾病:由于生理特点的影响,新生儿有病,常常症状不明显,不典型,不易察觉,如果不爱吃奶、哭声不响亮,常是疾病的先兆。
6、亲子交流:新生儿不仅需要充足的乳汁、清洁的尿布、温暖的摇篮,他们对妈妈的脸和与妈妈肌肤接触有偏好,喜欢有生命的东西,睡足喂饱后和在穿洗过程中,要和他说说笑笑,扶摸抚摸他的肌肤,逗逗他愉快的应答,这些刺激,能给他未来性格注入丰富完善的营养,促进智力的发展。
- 发表评论
-
- 最新评论 进入详细评论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