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当然也会耳鸣,但因言语能力还在发展,通常要等到五岁以后,才会说出「耳朵嗡嗡嗡」、「头顶叽叽叽」、「蚊子飞飞飞」等话语,尝试表达「耳鸣」,并且配合指示接受听力检查,否则只能靠家长观察及医师推测。
儿童耳鸣,绝大多数跟下列状况有关:
●中耳负压
儿童鼻咽部位有一颗淋巴样组织,宛如天公豆,称之为「腺样体」,一直要到十岁以后,才会逐渐消失,在于拦截吸入鼻腔的污染或感染,避免直接进入下呼吸道。但是,幼童耳咽空间很小,一旦受到感染,腺样体肿大,直接挡住耳咽管下方开口,阻碍中耳腔对外的通气,当里面空气被黏膜吸收后,里面压力小于外面大气压,耳膜内凹,会引起传导性听力障碍,产生「代偿性耳鸣」。
●中耳炎
由于儿童中耳腔较小,颞骨中的气房也尚未完成发育,一旦黏膜因感染发炎或过敏而肿胀,里面空间大幅缩减,干扰到耳膜及听小骨传递声波的功能,造成传导性听力障碍,即产生代偿性耳鸣;但当发炎物质或细菌毒素经由圆窗扩散进入内耳,伤害耳蜗,会产生「发炎性耳鸣」。
●耳垢栓塞
现在少子化,儿童变成家族之宝,许多长辈会替孩子清耳道,频繁掏耳后,会破坏外耳道上耳垢向外移出的螺旋线,不仅使新分泌出的耳垢难以排出,棉棒还会把耳垢向内推,并压实,阻碍声波传到耳膜,造成传导性听力障碍,产生「代偿性耳鸣」。
●噪音伤害
现在3C产品盛行,不少儿童沉迷于电动玩具或影音设备中,音量控制不好,或是长时间戴耳机,噪音直接进入内耳,造成耳蜗听毛细胞过劳,先是发生「听阈上升」,听声音会钝钝的,彷佛轻度听障,接著未受伤的听毛细胞加强摆动,出现「耳蜗性耳鸣」。
听神经细胞又加强传导,会出现「神经性耳鸣」。若持续,会提早出现永久性的听障。另外,外耳道炎、耳道异物(塑胶珠、石头或昆虫)、先天性胆脂瘤或鼔室硬化等疾病,也会引起儿童耳鸣,宜及早就医。
如何治疗及防范
1.若是中耳负压问题,可在耳膜上放通气管,或是手术切除鼻咽腺样体改善。2.若是感染性中耳炎,可口服副肾皮质素及抗生素;若是过敏性中耳炎,建议长期服用抗组织胺治疗。
3.若是耳垢栓塞,先局部使用耳药水,逐渐溶解耳垢,建议家长不要再替儿童掏耳。
4.若是噪音伤害,孩童应远离3C产品及影音娱乐设备,多接触大自然,鼓励户外活动。
- 发表评论
-
- 最新评论 进入详细评论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