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朋友可能会在父母不注意的情况下偷偷吃下不应该吃的东西,当这种症状持续超过一个月,就可能属于异食癖。一名5岁女童日前就因腹痛、发烧送到医院治疗,用胃镜检查竟发现一大团毛发!异食癖可以从日常生活的细枝末节中发现,家长若有怀疑建议就医咨询,不要让异物日积月累酿成健康危害。
家人禁止就拔自己头发5岁女童吞下巨量发丝
一名5岁女童乐乐(化名)由于腹痛、发烧,被家长带往医院检查。医生通过胃镜检查,才发现乐乐的胃内缠满了头发。这些头发因长时间的积聚,已与食物纤维残渣混成一团,模样神似下水道卡着的毛发团。由于团块大小约5 *8厘米,难以从胃中取出。因此医师决定让乐乐口服碳酸氢钠辅以喝雪碧等碳酸饮料溶解食物残渣,再通过反覆套圈、塑形的方法将毛发团取出。
原来乐乐从小学习爬行时就喜欢捡地上的头发来吃,还有咬手指头的不良习惯,属于一种异食癖。家人每次看到都会及时制止,没想到孩子还是日积月累的吃下了大把的头发。医师听完家长的描述,再次对乐乐进行查体,最后发现头顶有一处秃发斑,大小约3 * 4cm,可能是被她拔下来的秃块。
好发于儿童与孕妇,喜欢吃冰也算异食癖
异食癖是一种饮食失调症,患者会持续性地摄取一些没有营养价值的食物,其中相对无害的如:冰块,具有缺铁性贫血的女性可能会有爱吃冰的异食癖。此外,异食癖患者也会吃头发、泥土、胶水、粉笔、污垢、纸张等会对健康造成危害的物品。这种病症在女性和儿童中更常见,尤其是孕妇、幼童和有发展障碍的族群(如自闭症、智力障碍)。
导致异食癖的原因至今仍不明,不过有些研究表明部分异食癖是因为人体缺乏诸如铁、锌等矿物质引起的。这类型的异食癖是身体在营养缺乏时做出的机制反应,一般用药物或维生素治疗能够解决。也有一说认为异食癖与心理因素,例如:强迫症、压力等问题有关。医师也推测乐乐吃头发的原因是心理方面的可能性更大。
孩子喜欢乱吃东西就是异食癖吗?
处于口腔期的儿童对事物充满好奇,加上辨识能力有限,还没来得及学会分辨食物与事物。加上小朋友处于发育期间,正是探索感官的阶段,因此美国全国饮食失调症协会(NEDA)指出口腔期的2岁以下幼童不应该被诊断为异食癖。但2岁以上的小朋友若持续服用奇怪的物品,就可能是异食癖,家长可以根据以下3点进行区别:
1. 孩子持续食用异物1个月以上。
2. 食用的异物对生长与发育无益或有害。
3. 对孩子的年龄或发育阶段而言(例如已能准确意识到这不属于食物),这种行为是不正常的。
当家长有所怀疑后,最好将宝宝吃的东西、日常状况如实以告,帮助医师诊断。
异食癖不可轻忽,长期食用会埋下健康隐患
若食用的是无害物质家长或许会在屡教不改后放弃,但如果孩子异食癖的病因在于营养不良,长期忽视会使该营养素得不到补充,进而影响健康,例如因为缺铁而嗜吃冰块,放置不管可能会导致缺铁性贫血、疲倦、头痛,且牙齿上的牙釉质被冰块破坏会增加蛀牙风险,缺乏铁质也会影响成长发育。
此外,长期食用异物也可能会对健康造成威胁,食用人体无法消化的异物如头发,会引起腹痛、便秘或腹泻。爱吃含铅的泥土或油漆碎片则有铅中毒的可能性;喜欢吃泥土或粪便可能会因为内含寄生虫或蠕虫发生肠道感染。此外,异物也会造成肠梗阻、口腔或牙齿受伤。因此家长若发现小朋友有异食癖的征兆,请就诊咨询医师,以改善生理或心理的问题,同时预防未来的健康危害。
改善儿童异食癖从这2处着手
1. 营养均衡
钙与维生素B的摄取量未达2/3的人数大于10%。同时,手册也指出1~3岁儿童铁摄取不足的百分比为20.8%,锌则是8.49%。针对营养不足引起的异食癖,家长可以通过提供均衡营养的饮食改善,例如小朋友缺铁平时就可以吃一些富含铁质的深绿色蔬菜(如菠菜、青花椰菜)、谷物、蛋黄。建议父母可以搭配维生素C果汁(如柳橙汁、奇异果汁等),促进铁质的吸收。等宝宝年龄稍大,消化能力更好时,可以再适当加入牛、猪肉等富含铁质的食物。至于锌的补充则可以从母乳、配方奶、海鲜、坚果、红肉等补充。
钙与维生素B的摄取量未达2/3的人数大于10%。同时,手册也指出1~3岁儿童铁摄取不足的百分比为20.8%,锌则是8.49%。针对营养不足引起的异食癖,家长可以通过提供均衡营养的饮食改善,例如小朋友缺铁平时就可以吃一些富含铁质的深绿色蔬菜(如菠菜、青花椰菜)、谷物、蛋黄。建议父母可以搭配维生素C果汁(如柳橙汁、奇异果汁等),促进铁质的吸收。等宝宝年龄稍大,消化能力更好时,可以再适当加入牛、猪肉等富含铁质的食物。至于锌的补充则可以从母乳、配方奶、海鲜、坚果、红肉等补充。
2. 挖掘异食背后的心理原因,多加关注
幼儿会有这些坏习惯可能是因为缺乏关爱或长期处于压力环境,甚或是因为自闭症、精神分裂症、强迫症等。孩子也可能会因为吃异物没有被纠正而维持这个习惯。因此,家长平常要多给予孩子关爱,若发现小孩的坏习惯要及时纠正,无法纠正就赶快咨询专业人士帮助。此外,父母也要找寻出异食癖的根源,不管是因为精神病症、发育问题或是压力等环境因素,找出问题才能通过行动缓解压力或寻求心理医师介入,而不只是停留在纠正这一表层行为,治标不治本。这一过程或许是漫长的,家长要付出足够的耐心和关注,因为有时候心理的伤害远比肉体的伤害更深远。
- 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