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对医生的印象是什么?严肃、不苟言笑、充满威严?但这些既定的形象,在皮肤科王筱涵医师身上,可是完全沾不上边。也许,许多人会认为身在白色巨塔中的医生,跟我们是不同世界的人,但却忘了:「医生也是人,医生也有可能同时是一位妻子,或是一位妈妈。」
隐藏在白袍底下的医生,生活的样貌真的跟我们想像中不一样吗 ?
从医让她学会了觉察与细腻
谈起如何进入医界,王筱涵的答案很单纯:「从小就各科表现均优,毅力和执行力十足,再加上个性细心、喜欢与人相处,因而走上从医这条路。」后来在选填科别时,她选择了「皮肤科」──一个同时拥有内科细腻思考与外科操作精准的科别。在皮肤科里,虽然很少有死亡的意外,但很多都是难以根治、需要长期控制的疾病,像是乾癣、异位性皮肤炎,甚至痘痘、酒糟都需要长时间的用心治疗。
王筱涵说进入皮肤科后,她遇过形形色色的病人,每次看著他们深受皮肤病的「苦海」中,真的很想要帮助他们尽速康复,但这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除了要取得病人的信任,给予正确诊断和治疗之外,还要有足够的说服力去改变病人多年的生活习惯,并确保回家后会「乖乖听话」,按照医嘱正确保健。像是青春痘的病人除了精确用药,还要协助患者调整饮食作息、药妆品使用的习惯;疼痛冻甲的人,接受指甲矫正术痊愈后,仍要持续长期追踪、建立保养习惯,才能避免复发。
在这些过程中,「觉察他人」的能力非常重要,必须先从问诊和聆听开始,再透过细心地沟通去知悉病人的需要、想法和习惯,达成共识后才能给予最适当的治疗决策。然而,不只在工作上,王筱涵也将「自我觉察」这个习惯带入了自己的生活里。
马不停蹄的忙碌生活
如同所有的新手妈妈一样,王筱涵在孩子诞生后也面临工作和家庭间的平衡问题,且医生的身分更加剧了抉择的难度:「要不要辞职专心带孩子?」、「过几年医师执照又不会消失,到时候再回来也不迟啊!」种种的声音在脑子里打转,加上周遭亲友纷乱的意见和声音,顿时让她感到压力沉重如山。
几经思考与先生沟通后,王筱涵再次决定抓取「中间值」。她放弃了一些门诊的时间,用平均3 天半工作、3 天半顾孩子的紧密安排,来填满每个星期,对她来说,陪伴孩子成长很重要,尤其孩子又是「磨娘精型」的高敏感、高需求宝宝,需要许多的耐心和引导,但完全照顾孩子又会失去太多自我,于取舍之间重新拿捏生活事务的重量。正当一切慢慢步上轨道后,一年前怀了第二胎,让好不容易习惯的模式,又得再次调整。
怀第二胎时,刚好是王筱涵在研究所报告、论文最多的时期。有了第一胎手忙脚乱的经验,她已经学会把时间切割得很细致,每个 5 分钟的片段都在思索安排不同的事情,脑袋无时无刻都在转著、紧锣密鼓地计划著下一步(multi-tasking),比方何时要帮病人手术、何时要去挤母奶、何时要赶回家带孩子去公园、空档要准备研究所的报告……尽量有效率地将每件事处理得尽善尽美。当然,压力一直都会在,重要的是要「觉察」自我与身边家人的情绪,何时应该沟通、应该休息、自我调适,也是在不停的拉扯中学习来的。
每一个困境,都是一个成长突破的机会
王筱涵说,虽然慢慢学会了高效率地安排生活的大小事,但难免会遇到难解困境、陷入负面情绪。很难过时仍会大哭一场、适时地释放情绪,接著回归理性让自己跳脱出来,重新审视分析自我。多年来也和先生培养出十足的默契,能够很快察觉彼此的状态 ,如工作压力、育儿观点等,互相帮对方厘清想法和情绪,一同成长。
或许身为医生与母亲的角色冲突无法避免,很多轻重缓急仍要常常重新界定,但王筱涵想要「每一分、每一秒」都活在当下;在医院时就专心为病人治疗、回家后当个专心照顾孩子的妈妈、当另一半有压力时就当个懂得聆听的妻子,好好享受每一个当下。她感概地说:「人生的重要角色我无法放掉哪一个,只能尽力安排调整;在无法完美兼顾的情况下,我只求能为自己和家人,做到最重要的事。」
当然,每件事或许无法都做到最完美,也常常事与愿违,但对王筱涵医师来说,生活本就充满著各种挑战和不确定性,人生有各种阶段,有时或许得暂时退一步,但莫忘初衷、持续准备好自己,时机到了就大步往前迈进。
- 发表评论
-
- 最新评论 进入详细评论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