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知名惊悚小说家史蒂芬金原著改编的「牠」,在美国创下恐怖片难得的超高首周末票房,挽救连续数周以来的卖座低潮,也使他再次成为娱乐媒体争相报导的话题人物。史蒂芬金小说在美国曾是销量保证,改编成电影自然有大批书迷感兴趣,票房都有一定的水准。但在缺乏同样文化的,就未必次次都能成功出击。
早年对于版权的观念较不重视,史蒂芬金小说曾经被不少出版社自行推出中译本,显然娱乐性丰富的优点也早被书商看见,然而译文的品质有高低,有时还会任意「节译」,电影片商也不会刻意将中文片名和书名取得一致。史蒂芬金第一本长篇小说在上市时的书名叫「奇女凯莉」,电影片名并非一般观众印象中的「魔女嘉莉」,其实只有简单明瞭的「嘉莉」而已,「魔女」两字只存在报纸广告的外框,连副标题都算不上。民国66年8月下旬在市上映时,电影广告上只打出因此片获奥斯卡影后提名的西西史派克而已,那时约翰屈伏塔并没有多少宝岛影迷认识,史蒂芬金的名字也谈不上有啥号召力,但上片前的文案宣传中已经出现「史蒂芬金」这4字中译,日后逐渐成为他在的固定译名。
「嘉莉」在北市西门町豪华戏院独家上映19天后下片,票房算不上突出,在台中则传出有爸妈虽知道是恐怖片却觉得看片名似乎不至于太可怕,带小孩进去看以后,小孩被吓得半死,夜夜恶梦,让她气得在报上投书,抗议为何新闻局不要片商注明「儿童不宜观赏」。直到民国72年才实施电影分级制,「嘉莉」上映时,任何影片儿童、青少年都可以走进戏院,就算电检单位已将「不妥」画面都剪掉,片子最为人津津乐道的结局内容显然还是让很多小朋友吓得惊声尖叫、留下心理创伤。
史蒂芬金影片攻台的第一炮没有打响,他下一部长篇小说「撒冷地」甚至没有出版社引进,此书并未被改编成电影,而由「德州电锯杀人狂」名导陶比胡波拍成3小时电视电影,在CBS播映时缔造极佳收视,然而那时电视尺度无法播映这种太吓人的影片,一直拖到9年之后才先发了正版录影带,取名为「吸血鬼复活记」,又再过了将近4年,才在「台视午夜场」时段分上下集播映,片名改为「鬼屋魅影」,首播的时间其实是半夜两点多,绝大多数的儿童和未满18岁青少年应该都在睡觉了,才不致引发争议。
接下来一部史蒂芬金长篇小说就是他毕生代表作之一的「鬼店」,由于在美国的反应太好,出版社愿意发行中译本,书名取为「幽光」,回响比「奇女凯莉」好很多。「鬼店」在美上映时引起两极化反应,影评褒贬不一,史蒂芬本人因为电影版导演史丹利库柏力克大改情节内容和故事风格,结尾更故弄玄虚不像原著讲得很清楚明白,对于这个电影版极端厌恶。有些影评人认为库柏力克不顾自己「大师」地位,竟去拍史蒂芬金小说这种「媚俗」的东西亦非常失望,此片虽然在美票房不错,却提名金酸莓奖最差导演等奖,片商由于美国风行的恐怖片在台多半反应普通,不急著推出,这一拖就拖了3年。
「鬼店」在戏院上映时,已开始实施电影分级制,版本被修剪到符合「普级」尺度、并非完整版,北市卖座尽管称不上出奇亮眼,也还算不差,使得史蒂芬金在开始有了一些知名度。反而日后片子拥有「经典恐怖片」地位,因有露毛画面、片商尊重库柏力克的创作初衷坚拒剪片,不但无法再在戏院重映,连影音产品都久久不能在台推出,被很多人误以为片子在台遭禁演,其实上映过被剪片的版本。
对于广大书迷而言,皇冠的「当代名著」系列大举翻译史蒂芬金作品,为他在台人气和声势都往前推进一大步,观众耳熟能详的「刺激一九九五」、「禁入坟场」甚至「牠」的原著都是这段期间翻成中文在台上市。即便如此,电影片商还是自己取自己的片名,和书名往往相差十万八千里,譬如「燃烧的凝视」,电影在台片名是「势如破竹」,「狂犬库丘」电影版上映时则叫「天狼劫」,片商如果不打出史蒂芬的大名,恐怕书迷都认不出是他的小说搬上大银幕。
「鬼店」上映后的隔年,外片市场第一次看似出现「史蒂芬金热」,一整年就有「再死一次」、「克莉丝的魅力」与「势如破竹」陆续上映,无奈卖座都没有亮眼佳绩。「再死一次」反应略比另外两片好些,「克莉丝的魅力」虽由约翰卡本特执导,却和小说的成绩相差甚远,宝岛观众自然反应冷淡。再下一年,「狂犬库丘」电影版「天狼劫」、改编自几部短篇小说的「猫眼看人」在台上映。
「天狼劫」上片前的小广告首度把「嘉莉」片名误写为「魔女嘉莉」,成为该片正式中文名称在积非成是的开始,也只有上片前的小广告将英文原名「Cujo」打出来,可以让人看出是「狂犬库丘」的电影版,因为情节里是原本乖巧的圣伯纳狗染病后凶性大发,跟「狼」并没有什么关系。「天狼劫」在不算热门的档期上映,卖座也普普通通,「猫眼看人」则在双十国庆大档推出,拿下同档外片票房亚军,反应还不错。
- 发表评论
-
- 最新评论 进入详细评论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