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好像都能听到有关于禽流感的事情,就在刚刚,一例人感染禽流感的病例,引起了网友们的广泛关注与议论,下面,小编带大家来了解一下此次通报的禽流感病例。
江苏省发现一例人感染H10N3禽流感病例
患者,男,41岁,现居江苏镇江。4月23日出现发热等症状,4月28日因病情加重收入当地医疗机构救治。目前,患者病情稳定,基本达到出院标准。5月28日,中国疾控中心对江苏省送来的患者标本开展全基因组序列测定,结果为H10N3病毒阳性。江苏省对所有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在当地开展应急监测,均未发现异常情况。
国家卫生健康委已指导江苏省按照相关方案开展防控,并组织专家风险评估。专家评估认为,病毒全基因分析显示,H10N3病毒为禽源性,未具备有效的感染人的能力。全球既往未见H10N3人间病例报道,禽间H10N3病毒对禽呈低致病性。此次疫情为一次偶发的禽到人的跨种属传播,发生大规模传播流行风险极低。
专家建议,公众在日常生活中应避免接触病死禽,尽量避免直接接触活禽;注意饮食卫生,提高自我防护意识,出现发热及呼吸道症状,应戴上口罩,尽快就医。
什么是禽流感?
禽流感是禽流行性感冒的简称,它是一种由甲型流感病毒的一种亚型(也称禽流感病毒)引起的传染性疾病,被国际兽疫局定为甲类传染病,又称真性鸡瘟或欧洲鸡瘟。按病原体类型的不同,禽流感可分为高致病性、低致病性和非致病性禽流感三大类。非致病性禽流感不会引起明显症状,仅使染病的禽鸟体内产生病毒抗体。低致病性禽流感可使禽类出现轻度呼吸道症状,食量减少,产蛋量下降,出现零星死亡。高致病性禽流感最为严重,发病率和死亡率均高,感染的鸡群常常“全军覆没”。禽流感主要在鸟类中间传播,偶可感染至人。
早期症状与人流感相似,主要表现为发热,体温一般可达39℃,持续1~7天,伴有流涕、咳嗽、咽痛、全身酸痛等症状。肺部炎症进行性加重,导致呼吸窘迫综合征、肺出血、胸腔积液、呼吸衰竭、心功能衰竭、肾功能衰竭、感染性休克等多脏器功能衰竭而死亡。人类禽流感没有特效药物治疗,主要是对症治疗和护理。
H10N3亚型禽流感问答小知识
H10N3亚型禽流感是新病毒吗?
H10亚型禽流感病毒属于低致病性毒株,主要存在于野生水禽体内。除感染野生鸟类外,还可以感染各种家禽以及哺乳动物,如鸡、家鸭、猪和水貂等。根据文献报道,2014-2019年,江西和广西省活禽市场环境样本曾检出过H10N3亚型禽流感病毒。
感觉禽流感疫情都是发生秋冬季,夏天也有禽流感吗?
以往的数据显示,禽流感病例的确是秋冬季较多,但是夏天也出现过个别H7N9和H5N6禽流感病例。禽流感病毒更喜欢低温和干燥的天气,但在夏天也能够生存。
H10N3会人传人吗?
H10N3病毒为禽源性,未具备有效的感染人的能力。全球既往未见H10N3人间病例报道,禽间H10N3病毒对禽呈低致病性。此次疫情为一次偶发的禽到人的跨种属传播,发生大规模传播流行风险极低。
人是如何感染禽流感的?
携带和传播禽流感病毒的途径有候鸟的迁徙、牲畜的运输、家禽和笼鸟运输、合法或非法的鸟类贸易以及人类的交通等。禽流感病毒可在凉爽和潮湿的条件下存活较长时间,如禽类粪便和鼻腔分泌物。携带病毒的禽类或污染的环境,如活禽市场,是人类感染的主要来源,主要经呼吸道或密切接触禽类分泌物或排泄物而获得感染。患者的体液、分泌物等能够排出病毒,家人等之间无防护的密切接触也可能导致感染,但目前未发现禽流感有持续人传染的证据。
为什么有的人天天去菜场,经常接触活禽及其周边环境也没感染禽流感?
目前来看,活禽市场和有活禽售卖的菜场是人感染禽流感的主要来源。目前的研究表明:并不是接触禽流感之后一定会感染,老年男性、患有慢性病、呼吸道疾病的更容易感染禽流感病毒。谨慎起见,建议大家避免接触活禽环境,佩戴个人防护,注意卫生。
人感染禽流感有哪些症状?
人感染禽流感潜伏期一般为7天以内,平均3-4天。发病急,初期一般表现为流感样症状,如发热、咳嗽、气短,可伴有头痛、肌肉酸痛、腹泻等全身症状。重症患者病情发展迅速,多在发病3~7天出现重症肺炎,体温大多持续在39℃以上,出现呼吸困难,可咯血痰。常快速进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症、休克、意识障碍,甚至多器官功能损伤。
那我家养了鸡鸭有危险吗?
尽量避免去往有活禽的地方。如果需要接触活禽,一定要带好口罩、手套,接触完之后彻底清洗双手,避免身上沾有禽类的羽毛和粪便。如果有家养的鸡、鸭、猪等动物,应确保儿童不要接触患病或死亡的这类动物。不应宰杀和食用患病或死亡的这类动物。
市民可不可以放心食用鸡、鸭等禽肉?
烧熟煮透就行。灭活禽流感病毒并不困难,它们怕热,在56℃只需3分钟、在100℃只需1分钟就能被杀死,因此避免禽流感危害与是否吃禽肉是两码事。世卫组织专家介绍,在出现禽流感疫情的地区,只要肉类产品在制备过程中被正确烹饪和处理,便可安全食用,但食用生肉和未经充分烹饪的含血肉制品是高危行为,应该避免。
在处理和烹调鸡肉时,这些细节不要忽略:
处理时:生禽肉要和其他熟食分开存放。处理生熟食物的案板、刀具必须分开。放置生熟食物的餐具必须分开。处理生禽肉后要记得用肥皂和流动的清水彻底洗手,放置或处理过生肉的用品也要清洗和消毒。
烹调时:烹调禽肉时要保证充分煮熟,以杀灭禽肉中携带的常见致病体。常用的烹调方法(包括蒸、煮、炒等)温度一般都会在56℃以上,所以只要烹调时间足够长,都可以保证食品安全。另外带血丝的禽肉不要吃。
如何预防人感染禽流感?
(1)高发季节应尽量避免接触禽类和其污染的环境,例如去往活禽市场、宰杀、饲养活禽、外出游玩接触野生禽鸟或进入其栖息地等。
(2)如必须接触,应做好呼吸道和接触防护,如戴口罩、手套、加穿隔离外套等。接触之后彻底清洗、消毒。从事禽类养殖、销售、宰杀加工,以及兽医、市场管理人员等经常接触禽类,为高危人群,要做好重点防护。护理可疑禽流感病例时,也应做好防护措施。
(3)不购买未经检疫的禽肉产品,不捡食病死野鸟;加工和保存食品生熟分开,禽肉和蛋类应烧熟煮透。
(4)注意个人和环境卫生。居室常通风,不去人多拥挤,空气不流通的场所;餐具应煮沸消毒;玩具可擦拭消毒;勤洗手,打喷嚏要遮掩口鼻。
(5)保证饮食营养,保持充足睡眠,适当锻炼,增强抵抗力。
(6)目前尚无有效预防禽流感的疫苗,如出现发热、头痛、肌肉酸痛等流感样症状应尽快就医,早期救治遏制病毒复制非常重要。
(7)各地活禽交易市场应严格落实“1110”(一日一清洗,一周一消毒,一月一休市,过夜零存栏)措施,降低禽流感病毒传播的风险。
特别提醒
要及时就医:若接触活禽或病死禽后有发热、咳嗽等呼吸道症状,应戴上口罩,尽快就诊,并告诉医生禽类接触史或有无去过活禽市场。
要关照重点人群:老人、孕妇、儿童、基础病患者等免疫力较差者尽量不要前往活禽市场或参与处理活禽,更不要接触病死禽。
不接触野鸟:去公园、野生动物园、郊外等地方游玩时,应特别注意不要接触野生禽鸟,尽量远观,如近距离观赏建议戴口罩,不接触病死禽鸟,更不要捡回食用。
- 发表评论
-
- 最新评论 进入详细评论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