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最新消息报道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逝世,在今天另外一位国士也在今天逝世了,他就是肝胆外科之父吴孟超院士逝世,据了解两位国士相继去世 相隔仅五分钟,当大家重听袁隆平这句话泪流满面,那么接下来大家就随小编一起了解看看~
两位国士相继去世 相隔仅五分钟
5月22日,中国在同一天失去了两位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
13:02,肝胆外科之父吴孟超院士逝世。
13:07,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逝世。
前后相隔仅五分钟。
据新华社消息,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肝脏外科的开拓者和主要创始人、原第二军医大学副校长吴孟超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1年5月22日13时02分在上海逝世,享年99岁。
“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5月22日13点07分在湖南长沙逝世,享年91岁。袁隆平是我国研究与发展杂交水稻的开创者,也是世界上第一个成功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科学家,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直到今年年初,他还坚持在海南三亚南繁基地开展科研工作。
重听袁隆平这句话泪流满面
重听袁隆平这句话泪流满面:不可能让大家吃不饱饭成为现实。
袁隆平院士将毕生精力用在了水稻育种事业上。" 大家吃不饱饭,我亲眼见过。"
当记者问袁老,会不会害怕那样的场景再次出现,他坚定回答," 不可能了 "!网友:谢谢您让这句 " 不可能 " 成为现实,致敬!
" 共和国勋章 " 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湖南省政协原副主席袁隆平,因多器官功能衰竭,于 2021 年 5 月 22 日 13 时 07 分在长沙逝世,享年 91 岁。
袁隆平是我国研究与发展杂交水稻的开创者,也是世界上第一个成功地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科学家,被誉为 " 杂交水稻之父 "。他冲破经典遗传学观点的束缚,于 1964 年开始研究杂交水稻,成功选育了世界上第一个实用高产杂交水稻品种 " 南优 2 号 "。杂交水稻的成果自 1976 年起在全国大面积推广应用,使水稻的单产和总产得以大幅度提高。
20 多年来,他带领团队开展超级杂交稻攻关,分别于 2000 年、2004 年、2011 年、2014 年实现了大面积示范每公顷 10.5 吨、12 吨、13.5 吨、15 吨的目标。最新育成的第三代杂交稻叁优一号,2020 年作双季晚稻种植平均亩产达 911.7 公斤,加上第二代杂交早稻亩产 619.06 公斤,全年亩产达 1530.76 公斤,实现了周年亩产稻谷 3000 斤的攻关目标。
此前报道:
袁隆平曾在三亚摔跤 上午还在抢救
据湖南日报消息,“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湖南省政协原副主席袁隆平,因多器官功能衰竭,于2021年5月22日13时07分在长沙逝世,享年91岁。
红星新闻记者从相关知情人士处获悉,袁隆平院士多日前住进湘雅医院老干病区,今天(5月22日)上午还在抢救,没有做手术。
据红网时刻新闻消息,袁隆平保健医生透露,今年3月10日,袁隆平在三亚杂交稻研究基地摔了一跤,引发身体不适。4月7日,转到长沙住院治疗。
袁隆平是我国研究与发展杂交水稻的开创者,也是世界上第一个成功地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科学家,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他冲破经典遗传学观点的束缚,于1964年开始研究杂交水稻,成功选育了世界上第一个实用高产杂交水稻品种“南优2号”。杂交水稻的成果自1976年起在全国大面积推广应用,使水稻的单产和总产得以大幅度提高。
20多年来,他带领团队开展超级杂交稻攻关,分别于2000年、2004年、2011年、2014年实现了大面积示范每公顷10.5吨、12吨、13.5吨、15吨的目标。最新育成的第三代杂交稻叁优一号,2020年作双季晚稻种植平均亩产达911.7公斤,加上第二代杂交早稻亩产619.06公斤,全年亩产达1530.76公斤,实现了周年亩产稻谷3000斤的攻关目标。 “发展杂交水稻,造福世界人民”是袁隆平毕生的追求。为了实现这一宏愿,他长期致力于促进杂交水稻走向世界。目前,杂交水稻已在印度、孟加拉、印度尼西亚、越南、菲律宾、美国、巴西、马达加斯加等国大面积种植,年种植面积达800万公顷,平均每公顷产量比当地优良品种高出2吨左右。 袁隆平1981年获得国家发明特等奖,2001年获得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014年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2018年获“改革先锋”称号,2019年被授予“共和国勋章”。他还相继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科学奖”等二十余项国内国际大奖。
2019年,袁隆平曾在接受红星新闻记者专访时谈到了自己的梦想。“对于杂交水稻产业化。我的两个梦,一个禾下乘凉。一个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
而今那个造梦的人,去了……
- 发表评论
-
- 最新评论 进入详细评论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