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k

最新搜索

大家都在搜

央行回应全球大宗商品涨价

2021-05-12

据了解全球大宗商品价格升至10年新高,对于这种现象央行回应全球大宗商品涨价,表示推动因素有几种,那么分别是些什么因素导致了这个全球大宗商品涨价,接下来大家就随小编一起了解看看~

央行回应全球大宗商品涨价

央行回应全球大宗商品涨价

11日晚间,央行发布2021年第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对于近期全球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央行指出,主要推动因素有三。

央行在报告中指出,近期全球大宗商品价格和主要经济体通胀指标表现出上行态势。2021年4月末,WTI原油期货价格、LME铜期货价格和CRB大宗商品现货价格综合指数分别同比上涨187%、89%和 51%。3月份美国CPI、欧元区HICP分别同比上涨2.6%和1.3%,涨幅较上年低点扩大2.5个和1.6个百分点,已高于或持平于疫情发生前的2019年12月水平,相关通胀预期指标也有不同程度走高。此外,3月份俄罗斯、巴西的消费者物价指数同比涨幅分别超过5%和 6%。

央行表示,全球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和通胀走高的主要推动因素有三:一是主要经济体政府出台大规模刺激方案,市场普遍预期总需求将趋于旺盛;二是境外疫情明显反弹,供给端仍存在制约因素,全球经济在后疫情时代的需求复苏进度阶段性快于供给恢复;三是主要经济体中央银行实施超宽松货币政策,全球流动性环境持续处于极度宽松状态。

央行强调,目前看上述三方面影响短期内难以消除,全球通胀中枢可能在一段时间里延续温和抬升走势。

对我国而言,央行称,国外通胀走高的输入性影响主要体现在工业品价格,叠加去年低基数的影响,可能在今年二、三季度阶段性推高我国PPI涨幅。我国是大宗商品主要进口国,从进口量和进口依存度看,影响PPI的主要是原油、铁矿石和铜,其中原油的下游产业链较长,还会影响化工品等价格,对PPI影响最大。

央行回应全球大宗商品涨价

对于年内PPI阶段性上行,宜历史、客观地看待:

一是这在相当程度上是“低基数”下的“高读数”。2020年受疫情冲击和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下探影响,我国PPI有 7个月处于-2%下方,2020年5月触及低点-3.7%,因此今年PPI走势受到较大的低基数“镜像影响”。两年平均来看,预计2020-2021年PPI年均涨幅仍会处于合理区间。

二是历史上看PPI指标本身波动就相对较大,在数月内阶段性下探或冲高的现象并不鲜见。过去二十年间,我国月度PPI同比涨幅的均值约为1.2%,标准差则达到4.2个百分点。PPI波动较大在全球也都是普遍现象。

三是大宗商品价格上涨是阶段性供求“错位”的表现,若未来全球疫情能得到全面有效防控、新兴经济体生产供应能力恢复正常,则生产资料价格涨势可能放缓。总的看,待基数效应逐步消退和全球生产供给恢复后,PPI有望趋稳。

具体到对我国消费者物价的影响上,央行表示,近年来我国PPI向CPI的传导关系明显减弱,国际大宗商品价格起伏波动对我国CPI走势的影响也相应较低。加之国内生猪供给已基本恢复,猪肉价格总体趋于下降,粮食连续多年丰收、农产品自给率总体较高,初步预计今年CPI涨幅较为温和,受外部因素影响总体可控,将保持在合理区间运行。事实上,我国作为大型经济体,若无内需趋热相叠加,仅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也并不容易引发明显的输入性通胀。

央行指出,综合研判,全球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可能阶段性推升我国PPI,但输入性通胀的风险总体可控。我国在去年应对疫情时坚持实施正常的货币政策,没有搞大水漫灌,经济发展稳中向好,保持了总供求基本平衡,不存在长期通胀或通缩的基础。当然,需对大宗商品涨价给我国不同行业、不同企业带来的差异化影响保持密切关注,综合施策保供稳价,及时有效管理预期,防范市场价格波动失序。

央行回应全球大宗商品涨价

全球大宗商品价格升至10年新高

5月6日,LME铜首次站上10000美元大关,截至今日,LME铜价已从去年低位4371美元涨至10660美元,累计涨幅达124%。与此同时,沪铝涨超20000元,创十三年新高;沪铜突破77000元大关,创十六年新高,但距离历史高位85000元还有一段距离。

全球最大商品交易商嘉能可CEO Ivan Glasenberg近日表示,“铜价的飙涨还远未结束,预计在目前的价格水平上还将再上涨50%。”

在国内商品期市中,黑色系表现强劲,今日掀涨停潮,铁矿石、螺纹钢、热卷涨停并创历史新高,线材涨停;能化品多上涨,玻璃涨停。

农产品今日则涨跌分化。不过,年初至今,玉米价格累涨56%,大豆价格上涨21%,联合国粮农组织食品价格指数已连续第10个月上涨,创2014年6月以来的最高水平。

Wind数据显示,2021年以来,国内47个成交额居前的期货品种中,有45个品种价格上涨。有20个期货品种涨幅超过20%,其中10个品种涨幅超过30%,分别是苯乙烯、玻璃、热卷、螺纹钢、铁矿石、动力煤、原油、PVC和沪铝。

PPI或升至7%附近,但输入型通胀总体可控

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对国内物价的传导效应已体现。据统计,3月奶类、谷物、食糖、油和油脂等国际食品价格分别较去年4月低点上涨24%、28%、52%、105%。

据证券时报,分析指出,近期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上涨,来自外部的输入型通胀压力有所加大,但考虑到我国工业门类比较齐全,下游产品竞争比较充分,影响价格大幅上涨的因素会受到一定抑制,全年通胀水平总体处在可控状态。

国家统计局副局长盛来运近日也表示,对中国而言,尽管来自外部的输入型通胀压力有所加大,但通胀水平总体处在可控状态。

对于普通投资者,国盛策略建议继续从结构层面入手,应对通胀压力。

与大宗商品涨价、PPI上行相关、可以对冲通胀上行风险的钢铁、有色、煤炭等上游板块;

通过景气的确定性、业绩的高增长抵御通胀上行压力,如新能源、半导体、化工等板块;

市场震荡中,关注低估值、高性价比的银行、保险等板块。

大宗商品进一步涨价对货币政策的影响,兴业证券表示,随着大宗价格的上涨, PPI在未来几个月可能上升至7%附近。不过,对短期输入性通胀的担忧不大。未来货币政策可能更多保持“相机抉择”,关注PPI对CPI的传导效应。

财信证券预期,4月PPI将跃升至6%以上。主要原因在于:一是翘尾因素较上月大幅提高1.3个百分点;二是工业购进价格继续上涨。对于后续宏观政策,一方面要继续稳定产业链和供应链,增强国内供给保障能力;另一方面要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吸收部分输入型通胀压力。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最新评论共有 位网友发表了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250字,需审核,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
用户名:
注册
(这些就是评论那一块的所有代码)
标签: 新闻资讯

相关阅读

1爷爷倒车意外从3岁孙子身上"碾过",爸爸:要 2千金藤素是新冠神药还是空头支票

编辑推荐

    返回首页 导航

    ©2015 mamadebaobao.com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犯版权请来信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