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是中华民族传统上一年一度的大日子,是辞旧迎新的节日,这不,刚过完2019年的春节,就有很多小伙伴就急着了解2020年的春节是在什么时候了,下面2020年春节的时间表及春节有哪些习俗。
2020春节是几月几号
根据万年历的查询,人们会在2020年1月25日,迎来农历鼠年的春节,即农历新年,俗称过年,按照历年传统,这一天都会放假。
春节是辞旧迎新的日子,也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关于放假,目前假日办还未公布2020年春节的放假安排。根据以往的惯例春节放假7天,从1月24日(也就是除夕)起至月30日(正月初六)
春节习俗有哪些(全国)
春节是汉族最重要的节日,但其实我国其他少数民族,如满、蒙、瑶、壮等十几个少数民族,同样也有过春节的习俗,只是各民族过节的形式更有自己的民族特色,也更是蕴味无穷。
华北地区
北方的春节,除了必不可少的庙会,各地又有多种独特的习俗。
捏油灯:在山西晋西北的岢岚县民间,从正月初十至二月初二,人们在几个晚上都要点油灯。岚县人捏灯盏,是用面捏,所用面,有荞面、糕面数种。捏荞面灯盏,要捏成形后放在笼屉中蒸熟;糕面,即软黄米面灯盏,是在做成蒸熟的素糕后才捏成灯形。有的人家也用玉米面、荞麦面做灯。用白面做的叫“银灯”,用玉米面做的叫“金灯”,用养麦面做的叫“铁灯”。
剪春幡:在南阳镇平一带,农村妇女习于立春日用彩色绸布剪制‘春鸡“、”春燕“、”春花“、”春柳’等,缀于小儿臂上,男左女右,以为立春之标志。
跑竹马:这种民间艺术表演形式流行于山西省内各地。这种活动内容,通过有关资料的证实,至少已经有六百多年的历史,是山西市农村普遍流行的一种民间活动形式,一般在市中心闹“火”时在广场活动,或在街头巷尾活动元宵节,在农历正月第十五天。
西北地区
西北地区的春节传统有一种大江东去的豪迈。
陇县社火:是节日迎神赛会扮演的杂戏杂耍。 “ 社火 ”的渊源是在祭祀土神谷神的活动中,逐步增加其他杂项发挥“歌剧”娱乐广场。起初,是作为民间祭祀的一种祭祀方式,后来逐渐演变为春节的春节娱乐活动。
送孩儿灯:简称“送灯”,也称“送花灯”等,即在元宵节前,未婚女子给新婚女儿的家人或亲戚朋友送灯笼,以求添丁吉兆,因为“灯”与“丁”谐音。这一习俗许多地方都有,陕西西安地区正在开始八至十五个月期间,送灯、灯玻璃灯,宫殿有一对颜色,希望女儿婚后吉星高照、早生麟子;如女儿怀孕,则除大宫灯外,还要送一两对小灯笼,祝愿女儿孕期平安。
破五:意思过了今天过年中所忌讳都破了,正常生产开始于清晨,庆祝枪,但这一天是最严重的禁忌日,你不能在家什么也不做就出去。今天是新年的最后一天,为上帝烧香,晨、午、晚每次都要鸣炮。
华中地区
作为中华民族发祥地,中原地区保留了大量传统民俗。
沤柏枝:豫西一带,在第一天的第一个月的农历的第一个早上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除夕与麦麸或堆放在院子里的柏树点燃谷草,俗称“沤柏枝”。沤柏枝时有的全家大人小孩要从柏枝火上跨过,叫做交叉火力。有些还在医院里挂着灯笼,叫。吊灯。据说,挂天灯、沤柏枝、跨旺火可。镇妖除邪,尤其可防止凶神
冬舂米:汉族民间岁时风俗。流行于安徽和县、含山等地。每年冬至后第三个戊日,这是中国农历第十二个月的第六天,也就是第七天,人们称之为“洛杉矶日”。这天取水舂米,迈入仓中,故称。冬舂米是在黄米的基础上再囤制一次。
放人丁炮:汉族岁时旧俗。流行于安徽歙县地区。农历正月初二,宗族所有的人都聚集在祠堂里,由总统或代表送去放鞭炮,一般人是三岁。那里有个儿子,每个人都挂着十个小爆竹,一件挂一百件,取100吉利意;无子在祠堂香火下祖传牌位。民间认为,这天是求子最好的日子。
西南地区
在少数民族聚集地,春节习俗也具有很多民族特色。
除夕祭树:流传于四川省岳池县一带。每到除夕,餐桌上的食物,首先是祭祖,然后,把每一种食物稍微拿出来,由父母用盘子或小簸箕均匀地切碎,端到最好的树上再摆上树。据说今年果树能开花,果实丰富,财源滚滚。树后,全家才围着桌子吃团年饭。
偷菜节:是流行于贵州省黄平一带苗族的偷菜节习俗,它是在中国农历正月第十五日元宵节举行的。节日那天,女孩子们成群结队地去偷别人的盘子,禁止偷家庭或偷异性朋友的家庭,因为偷窃食物与他们的婚姻有关。偷来的蔬菜只给大白菜吃,足够每人吃一顿饭。偷食物不怕被发现,偷来的人不怪他们。人们把偷来的盘子放在一起,做大白菜晚餐。据说谁吃得最多,谁能得得早,蚕是最强壮的,吐出的丝也最好最多。
汲新水:又称挑伶俐水、挑新水、挑乖水。在西部地区蔓延。农历新年的早晨,家家户户的新婚妻子或姑娘,拿着一个桶,拿着三根火柱,唱一首歌,去河边或春天,香,用红纸把硬币包好,给水供应,水回头挑一年过年的负荷。
江浙地区
无论搡桨弄舟,还是灯火舞龙,都透着甜甜的江南水乡气息。
点岁灯:汉族节日旧俗,它在扬子江南部的一些地区很受欢迎。新年前夜或本月初举行第五。在晚上,卧室的灯被称为“整夜灯火通明”。床、柱、桌子、厨房、床下的一般照明。多用红萝卜切成段作盘,插上小蜡烛,也有用陶器盛油点灯的,是一种活性的除夕守岁除夕贴春联,晚放鞭炮,唱着歌,喝辞岁分岁酒,吃了顿饭。
接青龙:汉族民间岁时旧俗。流行于浙江杭州。每年农历正月十二,龙到吴山寺,被称为“红眼龙灯”。
华南地区
温暖的南方让冬季的春节也有诸多夏天特点。
贺年酒:旧时瑶族节日风俗。流行于广西灌阳县。农历十二月,两公斤大米给家里的头付钱。是在月初,再付半斤豆腐,猪肉,一名男子送来大蒜螺栓,参加酒会,称为“吃节日酒”。主持会议。老提姆的人口众多,抱着一个孩子,带着一壶酒,两块豆腐,一块猪肉,来向大家拜年。以后村里分东西就有小孩的一份。
吊缝猴:流行于台湾地区的汉族民间岁时风俗。布扎猴的外观或红色的布缝成一个猴形图案,四角的扫帚图形,春节期间,装饰品挂在屋檐下。因为“缝猴”与“封”谐音,以图吉利。
古人怎么过年呢?
古代皇帝:清代皇帝在正月初一日元旦凌晨起床后,这一天最主要的活动是行明窗开笔礼、至祖先和各处神佛前拈香行礼、举行朝贺典礼接受王公百官行礼、向皇太后行礼、接受后宫行礼、在乾清宫行筵宴和看戏,早晨在乾清宫的弘德殿进吉祥饽饽(这里特指饺子,其中有一内包小锞子)也是皇帝在元旦的固定程式;除夕当天除了各处拈香和看戏外,要在乾清宫和后妃行家宴,向皇太后行辞岁礼并接受后宫行辞岁礼。
皇帝过年
百官上朝时都统一身穿大红吉服(平日的常朝是红绿蓝三原色任选),通政司也会“不奏事”,大概是把一些日常政务压后处理。因此虽然并未完全休息,但朝廷上下的确是沉浸在节日的气氛里了。
古代过年
其他阶级:在农历除夕夜,人们要“净庭户,换门神,挂钟馗,钉桃符”。贴门神和钉桃符,主要是为了驱邪避灾,祈求新年好运。农历正月初一,三更过后、五更来临之时,爆竹便响彻天空。不仅皇宫中爆竹山响,要举行隆重的元日朝贺礼。
寻常百姓也竞相燃放爆竹,开始了拜天地、祭祖先、互相拜年的活动。其实今人过年一直继承着前人的传统,全家团聚,饮酒,吃饺子,放鞭炮,拜年。只是在过年的内容更丰富,民间表演、放烟火、赏灯等许多娱乐活动,热闹非凡。
- 发表评论
-
- 最新评论 进入详细评论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