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k

最新搜索

大家都在搜

糖尿病人到底该咋吃饭?记住七个数字,每天吃饭前看看

2018-07-30

7月27日,由中华医学会北京分会、北京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北京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社区糖尿病管理学组主办的“北京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社区糖尿病管理学组2018年度学术年会暨北京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科普好声音’决赛”在京举办。

糖尿病人到底该咋吃饭?记住七个数字,每天吃饭前看看

北京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潘琦 谭俊辉/摄

糖尿病是个慢性病,治糖尿病“三分靠医生,七分靠自己”,所以,每一个糖友都需要必备糖尿病的营养知识、运动知识、血糖监测知识等,看似很复杂,几组数字帮你简单学习!

筛查:“5678”尽早发现糖尿病

据《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年版)》介绍,在2013年全国调查中,未诊断的糖尿病患者占总数的63%。定期体检,做好筛查是及早发现糖尿病的重要措施。

北京市朝阳区团结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李永锦介绍,“5678”筛查可以增加糖尿病诊断率,找到糖尿病和心血管事件防治的高危人群。“56”指的是,以空腹血糖5.6mmol/L为界限,如果血糖≥5.6mmol/L,建议再去做一下糖耐量试验(OGTT);“78”是指餐后两小时血糖以7.8mmol/L为界限,≥7.8mmol/L则说明糖耐量处于异常的状态,此时就应积极采取控制饮食、运动、药物等方式,避免步入糖尿病的行列。

饮食:控糖记住1234567

怎么才能既享受美食又不让血糖升高,是每一个糖友都在关心的问题,“简单地说,糖尿病饮食可以记几个数字‘1234567’,即每天1斤蔬菜,每餐主食少于2两,每天的植物油控制在3汤勺,每天可吃少于4两的低糖水果,每天可吃5份蛋白质,每天食盐控制在6g以内,每天至少喝7杯水。”北京市西城区平安医院健康教育师王静说。

其中,5份蛋白质应控制在60克。糖友体内蛋白质合成减少,分解代谢增加,建议糖友每公斤体重摄入1.2克蛋白质,按100斤的体重做标准每日应摄入60克蛋白质。肾功能不全的糖友,每日蛋白摄入量应低于0.6克每公斤体重。为防止蛋白质营养不良,可补充复方α-酮酸制剂。

蛋白质主要来源动物蛋白(优质的动物蛋白主要有牛肉、鱼肉、虾和一些壳类海产品)、植物蛋白(大豆中含有丰富的植物蛋白,除了豆浆等饮品外,豆腐、豆干等豆制品也是不错的选择)和奶制品(注意选择无添加的纯鲜奶,脱脂和无糖的最佳)。

糖尿病人到底该咋吃饭?记住七个数字,每天吃饭前看看

参赛选手林谦谦在演讲 谭俊辉/摄

运动:60分钟太极拳相当于步行4小时

太极拳是控糖最好的运动方式之一,因为它不受场地限制,室内室外都可以练习,而且,太极拳在加强机体血液循环功能、增强人体免疫功能的同时,还能稳定糖友的情绪,让糖友的精力更加充沛。

此外,“以60kg体重为例,练习60分钟太极拳,消耗的热量是240大卡,相当于步行4小时,打扫卫生80分钟,慢跑65分钟”,北京市朝阳区劲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护士林谦谦介绍,“建议糖友每天练习太极拳30分钟,一天练习两次,可以选择早饭、晚饭后;每周练习三到四次;练习时应选择松软平整的场地,远离障碍物;穿衣要宽松舒适,长裤和平底鞋是最佳选择;练习太极拳应注意运动前的热身,如果糖友的膝盖不好,应尽量少弯曲。”

急救:2个“15”救治低血糖

心慌、冷汗、发抖、饥饿、焦虑……这些低血糖的症状是很多糖友都曾体验过的,作为糖尿病治疗过程中最危险的并发症之一,低血糖造成的危害也是多方面的。

北京交通大学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医师卢云涛介绍,严重的低血糖可以引起昏迷甚至死亡,如果糖友反复发生低血糖将导致高血糖状态,从而使糖尿病并发症风险增加,最终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导致医疗花费增加。

当糖友发生了低血糖,在意识比较清醒时,应立即做到2个“15”。第一个15指的是要吃15克-20克葡萄糖,葡萄糖片剂最佳,其他相当于15克葡萄糖的食物如10块水果糖,或2大块方糖,或150ml果汁/可乐,或1大勺蜂蜜也可以作为选择。

吃完糖或含糖食物后糖友需要休息等待15分钟。然后测量血糖,如果还是低于3.9mmol/L或者症状不缓解则再次重复一遍两个“15”。经过上述处理后一般低血糖可以得到纠正。如果血糖依然较低或症状不缓解则需要立即拨打120送院急救。

卢云涛医生提醒,每一个糖友在控糖过程中都有发生低血糖的可能,所以,除了糖果外,每一个糖友还应随身携带救助卡,在救助卡上说明自己的疾病、联系人的手机号等。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最新评论共有 位网友发表了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250字,需审核,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
用户名:
注册
(这些就是评论那一块的所有代码)

相关阅读

1科学把关孕期饮食,糖尿病患者生活更健康 2沙棘的适宜人群及功效解析:从糖尿病到美容,

编辑推荐

    返回首页 导航

    ©2015 mamadebaobao.com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犯版权请来信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