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以来,慢性呼吸道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和成就。虽然与高血压、糖尿病、肿瘤并列为世界四大慢性病,但慢性呼吸道疾病的关注度和知晓率远低于其他三大慢性病,防治形势更加严峻。2019年,国家发布《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明确提出将慢性呼吸道疾病防治作为十五大行动,其中八项与呼吸道疾病防治密切相关。如何补上慢性病防治短板,构建完整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防控体系,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助力“健康中国2030”战略实施具有重要意义。
7月2日,葛兰素史克(GSK)召开呼吸科年中媒体沟通会。中友谊医院副院长曹斌教授、深圳市人民医院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长陈荣昌教授、华西医院院长李伟民教授出席会议,围绕21世纪以来慢性呼吸疾病发展的里程碑、疾病长效规范管理、慢性呼吸疾病防控体系共建等议题展开热烈讨论。
从20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肺结核发病率急剧下降。从此,哮喘和COPD逐渐成为肺科临床工作的重点,汇集了几代呼吸工作者的心血和成果。GINA 1995,第一版《全球哮喘倡议》发表,将哮喘定义为一种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吸入性糖皮质激素成为治疗哮喘最重要的药物。当时有三位中国专家参与了《吉娜》的编撰,将先进的治疗理念引入中国呼吸科学,从根本上纠正了关于哮喘的认知,为后来哮喘治疗方案的改变奠定了理论基础。
自2000年以来,我国慢性呼吸道疾病的防治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各省市开展了一系列大规模的哮喘和COPD流行病学调查。中国的流行病学调查为中国的研究和临床实践带来了可靠的科学证据。在此基础上,我国呼吸学者从危险因素、早期诊治、稳定治疗、综合防治等多方面进行了努力。,共同推动疾病领域的发展,在大型国际研究中获得声量和认可。近20年来,治疗哮喘和COPD的创新药物不断涌现,患者的疾病认知和用药态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技术发展、学科发展、行业发展取得长足进步,正式迎来21世纪慢性呼吸疾病管理新征程。
最新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哮喘、COPD等慢性呼吸道疾病患病率较高,严重影响居民健康水平,对公众健康构成严重威胁。目前,我国哮喘患者总数已达4570万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总数约1亿人,居我国居民慢性死亡第三位。总体疾病患病率和发病率仍处于较高水平,甚至有上升趋势。在众多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者中,仅有28.8%的哮喘患者在医疗中得到确诊,慢阻肺的漏诊率高达70%,更不用说及时规范的治疗了。
"对于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如COPD和哮喘,早期干预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曹斌教授强调,由于慢性呼吸道疾病具有隐蔽性,只有肺功能下降到一定程度,患者才会在出现呼吸道症状时有所警觉。就连咳嗽、咳痰等早期症状,也常常被归结为“抽烟、咳嗽都是正常的”。据资料显示,在确诊为COPD的患者中,只有不到3%的人知道自己的病情,大多数患者在接受治疗时肺功能已经下降了30%-50%。曹斌教授认为:“20多年的实践证明,在遵医嘱、规范治疗的情况下,可以大大降低患者急性加重的可能性,控制哮喘和COPD并非遥不可及。如今,长期疾病管理的概念已经悄然兴起,但仍需走进大街小巷、千家万户。作为呼吸与危重症医学(PCCM)的医生,除了日常诊疗外,还应积极加强公众健康教育,提高全民预防的理念,共同努力完善各级呼吸领域相关科室建设,全面推进规范化诊疗和长效管理,解决慢性呼吸道疾病管理痛点。”
作为一种无法治愈、需要长期管理的慢性病,在哮喘和COPD的治疗过程中,药物是医生和患者手中有效的“武器”。长期科学用药,规范治疗,才是最好的防治“秘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倡议(GOLD COPD)2022版明确指出,维持期药物治疗可以缓解COPD症状,降低急性加重的频率和严重程度,改善患者的健康状况和运动耐力。今年,在世界哮喘日,GINA还更新了2022版《全球哮喘管理和预防战略》(GINA 2022),再次重申了严重哮喘发作的风险和使用ICS治疗的必要性。
陈荣昌教授解释说,“通过日常规范化用药,绝大多数患者可以更好地控制病情。但目前整体控制率和患者依从性有待提高。有些患者在病情好转后擅自减量或停药,导致反复发作,甚至到了症状严重、肺功能损害不可逆的地步,这是绝对不可取的。近年来,吸入性糖皮质激素(ICS)、长效β2受体激动剂(LABA)、长效抗胆碱能药物(LAMA)相继问世,治疗方法和药物装置不断改进和突破。用药更简单方便,在提高依从性的同时帮助患者恢复正常生活。从“走路气喘”到“爬楼梯慢跑”,这是一个很大的进步。创新药物通过国家医疗保险系统以普通人相对可接受的价格被引入各个城市、医院和药店。我们也在和药剂科进行联合管理,监督患者用药的执行情况,提高整体诊疗水平。患者作为自身健康的负责人,应树立坚持长期规范治疗的理念,从而达到真正改变疾病发展进程、改善症状、减少发作次数的效果。"
为推进哮喘规范化诊疗,呼吸科专家每年组织哮喘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日等疾病教育活动,广泛普及疾病知识、及时诊治等相关理念。他们呼吁大家正确认识哮喘和慢阻肺这两种可防可治的气道疾病,尽早开展早期、长期的规范化治疗,呼吁全社会共同推进慢病管理。
社会各界携手共建慢性呼吸道疾病防治体系。
我国慢性呼吸道疾病的防治仍然任重道远,基层是建立我国慢性呼吸道疾病防治体系的重要抓手。"在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面仍然存在一些不足."李伟民教授指出,“除了疾病知晓率和患者依从性低,基层医务人员缺乏正确的知识和诊断能力。调查显示,只有20%的基层医务人员完全了解COPD的治疗原则。“针对这种情况,李伟民教授建议各级疾控中心、医院、社区共同建立慢性呼吸道疾病防控体系,医防结合,各司其职,制定具体的慢性呼吸道疾病防控方案,承担起慢性呼吸道疾病的防控责任。”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呼吸学界要大力培养专科医生,帮助基层提高诊疗能力,企业要加大R&D创新,带来新的治疗方法。最后,最重要的是国家的政策支持。我们正在推动将慢阻肺纳入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真正提高慢阻肺的防治和治疗水平。"
20年来,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从认识不足、药物匮乏、吸入疗法的普及,到逐步维持控制、建立长期规范管理理念,在世界范围内占据主导地位,离不开社会各方面力量的共同努力。紧跟国家医改步伐,政府、企业、学界将继续携手拓宽合作的广度和深度,助力提升我国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综合防治水平和公众的疾病认知。
葛兰素史克副总裁兼呼吸业务部负责人徐丁博士表示,“近半个世纪以来,葛兰素史克数十年来致力于呼吸系统疾病的临床防治,长期投资R&D创新和公众教育,不断提高药品的可及性,为全球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的突破性治疗方案。未来,我们将肩负起汇聚科技和人才,共同超越和战胜疾病的使命,并将继续以自己的力量为提高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诊疗水平做出自己的贡献,从而提高中国公众的整体健康水平。”
- 发表评论
-
- 最新评论 进入详细评论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