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么原因导致乳汁分泌不足?如果你已确定含乳的姿势正确(正确的含乳姿势——应该要大口含乳,上下嘴唇外翻、下巴紧贴着乳房,乳头置于宝宝的舌头上方。宝宝所含住的范围不应只有乳头,而是乳晕也要含到至少1/3以上。)妈妈喝的水量足够、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已多吃、也都经常哺喂母乳,但是奶水依然不足,那么可以试试看中医的方法。中医专家表示,乳房属于阳明胃经、乳头属于厥阴肝经,与脾胃、肝经都息息相关,奶水生成不足或不通畅都是常见泌乳不足的原因。
从中医的角度来说,奶水不足的6大常见原因如下(有时候会合并不同的原因,同时出现。建议还是请中医师判断自己属于哪一种类型会较为准确):
1.肝郁气滞:
许多产后妈妈因为“肝郁气滞”而导致乳汁分泌不畅。所谓“肝郁气滞”是指因情绪压力而使气血运行不顺,乳汁分泌受阻。
症状:乳房会胀痛,乳汁却挤不太出来;同时感到胸闷、食欲不振、胃口不佳。
调理中药:柴胡、香附、青皮可疏肝理气。
2.气血虚弱:
怀孕或生产过程会耗气伤血,导致气血虚弱,乳汁生成不足。
症状:乳房柔软、不会因胀奶而有胀痛感,不过会感到疲倦、嗜睡、没胃口、头晕目眩、脉搏较弱。
调理中药:“补气”的中药例如党参、黄耆、白朮、山药;“补血”的中药则如当归、白芍、何首乌、地黄等。
3.痰湿阻络:
产后补过头或孕期饮食过于油腻,会影响到脾胃消化系统,身体代谢不良、脂肪囤积,乳腺阻塞,乳汁分泌自然不顺畅。
症状:妈妈体型较丰腴、皮肤软嫩不结实。常会感到胸闷、恶心,如厕时会发现粪便经常湿软不成形,舌头上白色的舌苔很多。
调理中药:苍朮、薏苡仁。
4.阴液亏虚:
所谓的“阴液”,泛指体内的水分、血浆和组织液等。倘若产后汤汤水水喝不足、产后流汗量大或是产后大出血,都会导致体内阴液不足,使乳汁生成不够。
症状:口干舌燥、排便干硬、皮肤干燥。
调理中药:“养阴”的中药,例如麦门冬、天花粉等。
5.瘀血阻络:
产后4周恶露仍没排干净或是剖腹产产后沾黏,体内有瘀血,瘀血阻滞冲任,亦可能导致奶水量不足。
症状:小腹有硬块、小腹刺痛。
调理中药:可服用“化瘀”的中药,例如益母草、桃仁等。
6.热毒壅盛:
“热毒壅盛”也就是我们所说“乳腺炎”,属于发炎反应,症状是乳房红、肿、热、痛,甚至可能会发烧(若24小时内没退烧须就医)。
乳腺炎有时候是由“肝郁气滞”所演变而来,乳汁郁积在乳房内,却排不出来。如果没有经常将奶水挤出,就会引起乳腺炎。不过即使妈妈有乳腺炎的问题,仍可正常喂奶。
症状:发烧、胸部局部红肿热痛,乳汁可能含有少许脓液。
调理中药:“清热”的中药如金银花、蒲公英,可帮助消炎。(有乳腺炎时,也可以酌量加入青皮2~3钱。)
注意事项:有乳腺炎的妈妈,不能同时服用补气、补血的中药,身体将更难消炎。
其他常用发奶中药材
除了以上各种中药材以外,还有主要功能为“通络下乳”的中药材也都可以同时服用,例如:通草、王不留行、路路通等。无论是属于以上哪一种类型的人,只要想要发奶,都可以添加这几味中药在药膳或生化汤中,一般使用1~3钱即可。但是感冒、发炎、感染时,最好暂时停用药膳,以免补到病邪。
推荐药膳
许多哺乳妈妈有“肝郁气滞”的问题,此类型的妈妈可以尝试服用这帖药膳:准备柴胡10克、当归12克、白芍20克、白朮10克、生地20克、麦冬15克、王不留行9克、通草6克,将全部中药材煎成药汁或做成药膳料理,将有助于发奶。
如何留意不要“补过头”?
中医师指出,服用发奶中药,若不想适得其反,可留意有没有这些“补过头”的症状:便秘、口臭、长痘痘或疹子、尿液颜色偏黄、口干舌燥等,有时候乳腺炎也可能因为吃太补所引起。如果妈妈补过头,喝了母乳的宝宝也会感到燥热,进而影响到宝宝的体质。
除了别“补过头”,哺乳妈妈也要注意不要吃以下会导致退奶的食物
产后一周内不宜吃含有麻油或酒的食物,哺乳期间也建议不要吃得过于油腻,营养须均衡。韭菜、麦芽、人参都可能会导致退奶。
除了通过中药外,还可以通过刺激乳汁分泌的穴位来帮助乳汁分泌
1.天宗穴:位于肩胛骨中线上方约1/3凹陷处。
2.膻中穴:在身体正中在线,乳头连线的中心点位置。
3.少泽穴:小拇指指甲外侧边缘。
4.乳根穴:两乳乳头正下方、乳房的根部位置。
5.其他穴位:脚的大拇指与食指之间的缝隙,可以整条加以按摩,这是太冲穴和行间穴的位置。
以上这些穴位在挤乳或喂奶前可以多加按摩,所有人都适合按,按到穴位有一点痠胀感即可停止。
如出现胀奶情况,也可以采用拍打穴道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