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年前,网路不发达,当一个报社娱乐记者,写完稿子出手,收拾包包下班,你不会知道,今天写的哪一个艺人文章阅读量有多少,工作很单向,没有反馈。而艺人在报上新闻版面大小,则取决于受访的艺人大牌与否,至于大不大牌?则是长官凭艺人的作品、讨论度,很粗略、很主观做出判断。
很多年后,有了网路,有了「点阅率」这东西,才知道以前的长官根本是蒙著眼在吃大餐,你觉得大牌的,不一定大牌,你觉得没人讨论的,其实很多人在看。
有一次,一个既实力又偶像的歌手发片,同事发稿,没想到隔天的点阅率竟然才7百多,这是我首次吃惊,这歌手已唱进国际,甚至演了电影,在报纸版面上无论如何不是头题,就是主照,没想到数字竟稀落至此。
然后前一阵子,我采访了一个大牌主持人,说了很多心事,新闻出来后艺人在脸书上分享,公司在社群媒体上也推销,结果隔天点阅率出来更让人跌下凳子,竟然只有2百多人点阅,一周后我忍不住再看一次,结果增加到3百多人。
这什么状况?举例来说,很多电视台发来的节目播出稿,点阅率动辄数千,有些甚至没什么知名度的综艺咖只是在谈话性节目里聊了感情八卦,点阅率就会破万,当然更精彩的新闻人物,例如最近爆发离婚、家变、欠债、烂赌、沾毒、上警局的话题新闻,则以数10万计或上百万都有。而我们过去以为的大牌,在报上会给大版面的咖,说了比较深度的内心想法,竟然无人闻问。
点阅数字成了照妖镜,照出水退之后到底谁没穿裤子。
数字虽然残酷,在纸本报上还是得让那些没点阅率的大咖做大版面,为什么?因为大牌,做出来的画面才会好看,这又扯到美感、构图之类的层面问题,但这里要告诉你的是,在报上被大作的新闻,其实不一定真有人关心,两边并不对等,所以我慢慢学会不再追求大牌,改去挖一些小故事,真正有故事的艺人,比大牌还能撑大数字。
而不同的艺人,在不同的媒体获得的点阅率也不相同,例如前几年,一家网路媒体动不动就写郭彦均,我问为什么?「当然因为点阅率呀,很怪,他在我们家,随便写都几十万,其中有3则还破百万。」
然后写的记者因此开心领了奖金。另一次,报社里开教育训练课,来了奇摩前主管帮大家上如何增加点阅率的方式,最后她抛下一句,「对了,我在奇摩有个经验,就是只要写到小祯和李佩甄,点阅率都奇高,你们可以参考看看。」
因为这两个例子,我好奇试一下,找了郭彦均专访,写了几篇小祯和李佩甄的新闻,但在本报,3人的点阅都在水准均线,虽然不错,却没出现过破百万大山大水的盛况,这才发现,原来不同的媒体有不同的收视群和爱好,东家喜欢的好料,在西家不一定适用。
一则新闻的点阅率高不高,还跟艺人在社群媒体经营用不用心有关,有些艺人大牌到国际去了,脸书粉丝却不多,甚至不到10万,有些还是新秀或在报社主管印象中的中牌,你不小心点进去。
才发现这人粉丝竟然破百万人,例如这次要主持金曲奖的Lulu,和在戏剧圈里有一定地位的宥胜,粉丝都破百万,令人咋舌,当然最强的仍是国师唐绮阳,长年在脸书上经营星座直播、艺人访谈,创出特有风格,不仅破百万还遥遥领先,而淡出演艺圈的邵庭有82万人,都跟认真和粉丝互动有关。
如果记者写了一条新闻,被这些人在脸书上分享,那记者看到下面的点阅数字可能跟吃角子老虎中奖一样,随时间一直往上狂跳,因为能见度被大大提高了。
我写新闻不太会请艺人帮忙分享,(除了几个交情好的艺人之外),但有一次专访一个艺人,新闻上架后立刻被网路媒体抄写,隔天,我看到该艺人的脸书,分享的不是我写的专访,而是网路媒体抄改的假货,我受不了问他为什么?他说,「因为那个小编把连结丢给我,请我帮忙分享,我没想太多就贴上去了。」
假货脸皮厚到竟然找到本尊艺人帮请分享,这也是一种变态奇观。这时代,不费吹灰之力就享受成果的单位太多,乞丐都可以赶庙公,别人约专访要乔时间、订餐厅、约好摄影,然后认真访问两个小时。
再咀嚼许久后写出心得上架,不到5分钟,也许上个厕所,滑个手机,你就在别家媒体上就可以看到自己写的文字被稍做修改成了别人的作品,文中不起眼处夹了一句「根据联合报报导…」规避法律责任,只为了赚取点阅率,就正大光明把人家的东西偷走了,我觉得这行为叫做剽窃,但在这个时代,被盗走东西,似乎真无可奈何。
点阅率当道,像照妖镜一样,照出这许多事。一次意外,搭上坐看繁华的云霄飞车人生,过程有俯冲、有惊险,当然也有徐徐微风。热爱这个工作,因为每天游走不同综艺摄影棚,遇见不同的新鲜事,也因为工作,让我走遍大山大水,体会幸福的每一刻,工作是食物,旅行则像呼吸,两者对我来说,缺一不可。
- 发表评论
-
- 最新评论 进入详细评论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