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www.mombaby.com.tw/articles/9925223
当孩子毫无来由地哭闹的时候,身为父母或师长的我们通常会感到非常地焦虑;人类基因为了让下一代能繁荣茁壮,将我们的大脑和孩子的哭声紧密连结起来。只要一听到年幼孩子的哭闹声,我们的大脑就会直接进入备战状态,心跳急速上升,准备采取行动!
但是当孩子被情绪淹没时,会同时失去判断能力和语言能力。所以当我们问正被情绪淹没的孩子「怎么了?」通常无法得到满意的答案。
刚出生的婴儿,透过哭泣来让身边的人知道「我有困难需要被解救」,一岁到三岁的幼儿,哭闹是正常发展过程,他们透过哭闹传达「我失去与爸爸妈妈的连结了,我需要被理解。」
更大的孩子,如果对自己的情绪和感受不够理解、无法用语言顺利地表达自己,也同样会用哭闹的方式表达不满。

而面对哭闹的孩子,我们可以做以下三件事:
当我们面对孩子哭闹时,就算孩子哭闹的原因是芝麻绿豆的小事,如果我们无法认同孩子那一刻的感受,就等于剥夺了孩子学习处理不舒服情绪的机会。
作为父母师长,我们最终的目标都是「想要孩子健全地发展情绪自我调节能力」,所以尽管哭泣的孩子在我们眼中就像是个坏掉的警铃,令人难以忍受,还是该尽量给予充满同理心的成长环境,认可孩子正在经历的情绪,让孩子知道「所有的情绪,不论是舒服的或不舒服的,都非常的重要。」

在面对火山喷发的孩子(被情绪淹没的孩子),不论孩子是两岁的无敌火山、是三岁的偶发火山、还是四五岁的闷烧火山,我们处理孩子情绪的方式都是一样的:「帮助孩子说出他们现在的情绪,做情绪发觉教育。」
帮孩子说出情绪能让孩子知道:
(1)我们有看到他们被情绪淹没的事实
(2)我们认可他们的情绪
(3)他们在经历的感受有专属的名字
将情绪命名,是学习情绪调节与控制的第一步。
是的,如果今天孩子正在跟别人抢玩具,我们提供另一个新奇有趣的玩具,虽然不是最好的解决方法,但也没什么问题。但如果今天孩子哭闹是因为:我们帮她把鞋穿上,但她其实想自己穿鞋,这时用玩具转移注意力,只会让孩子哭得更凶,因为他们觉得「没有人注意到我的感受和需求!」
未成年的孩子还无法对自己的生活方式做决定,当他们觉得「没有人注意到我的感受和需求」的时候,大概就像是我们成人觉得被全世界抛弃一般的恐惧、害怕、和寂寞。
面对哭闹孩子最好的方式,就是温柔耐心地陪伴在孩子的身边,这个举动让孩子知道「即使我现在感觉很糟糕,爸爸妈妈也不会因此而抛弃我,我现在很安全」,进而发展安全依附关系。
推荐文章:情绪管理怎么做?当孩子情绪失控哭闹,10个方法让情绪降温
语言治疗师Eunice表示,所以各位爸爸妈妈们,与其惩罚孩子的情绪,不如抓紧机会,透过「允许孩子哭泣」、「替孩子说出情绪」、「耐心温柔地陪伴」三步骤,帮著助孩子建立「情绪调节与控制」的根基。

本文由【语言老师】授权,未经同意禁止转载。
facebook:语言老师
加入妈妈宝宝LINE@好友
孕产育儿新知不漏接
当孩子失控大哭,隋棠「绝不当下抱起」,教养观念获网一致认同
父母期望孩子用自己的方式处理情绪
语言治疗师Eunice解释,所以当婴儿变成一个会走路、会说话的幼童,我们自然而然会期望他们不再用哭闹的方式表达需求,而是学习用我们的方式处理情绪,毕竟谁能承受一天到晚都处在备战状态之中呢?但是当孩子被情绪淹没时,会同时失去判断能力和语言能力。所以当我们问正被情绪淹没的孩子「怎么了?」通常无法得到满意的答案。
孩子不一定是感到悲伤!
其实孩子的哭闹并不是悲伤的反应,可能是因为愤怒、沮丧、恐惧、兴奋、困惑、焦虑。不论是什么原因,哭闹对孩子来说,是一种健康地处理情绪的方式。刚出生的婴儿,透过哭泣来让身边的人知道「我有困难需要被解救」,一岁到三岁的幼儿,哭闹是正常发展过程,他们透过哭闹传达「我失去与爸爸妈妈的连结了,我需要被理解。」
更大的孩子,如果对自己的情绪和感受不够理解、无法用语言顺利地表达自己,也同样会用哭闹的方式表达不满。
推荐文章:孩子情绪失控别担心,救援队出动!

而面对哭闹的孩子,我们可以做以下三件事:
一、允许孩子哭泣
任何尝试阻止孩子哭的行为,都是在告诉孩子「你的情绪不对」或是「你的情绪不重要!」情绪没有对错,没有好坏,也没有正面与负面,唯一的分别是「舒服的,和不舒服的情绪。」所有的情绪都是我们人生重要的一部分,是每个人建立个体独特性的利基点,也是学习认识自己和这个世界的好机会。当我们面对孩子哭闹时,就算孩子哭闹的原因是芝麻绿豆的小事,如果我们无法认同孩子那一刻的感受,就等于剥夺了孩子学习处理不舒服情绪的机会。
作为父母师长,我们最终的目标都是「想要孩子健全地发展情绪自我调节能力」,所以尽管哭泣的孩子在我们眼中就像是个坏掉的警铃,令人难以忍受,还是该尽量给予充满同理心的成长环境,认可孩子正在经历的情绪,让孩子知道「所有的情绪,不论是舒服的或不舒服的,都非常的重要。」
二、帮助孩子说出现在的情绪
「情绪控制与调节」是从三岁以后才开始发展。换句话说,三岁以下的幼儿,就像是座活火山,情绪随时喷发,这是非常正常的发展里程,而且会不断持续直到三四岁后,才会开始露出曙光。
在面对火山喷发的孩子(被情绪淹没的孩子),不论孩子是两岁的无敌火山、是三岁的偶发火山、还是四五岁的闷烧火山,我们处理孩子情绪的方式都是一样的:「帮助孩子说出他们现在的情绪,做情绪发觉教育。」
帮孩子说出情绪能让孩子知道:
(1)我们有看到他们被情绪淹没的事实
(2)我们认可他们的情绪
(3)他们在经历的感受有专属的名字
将情绪命名,是学习情绪调节与控制的第一步。
三、耐心且温柔的陪伴
当孩子哭闹时,请尽量避免转移他们的注意力!当我们成功转移了孩子的注意力的时候,也是我们成功剥夺孩子「学习与不舒服情绪共处」的机会。是的,如果今天孩子正在跟别人抢玩具,我们提供另一个新奇有趣的玩具,虽然不是最好的解决方法,但也没什么问题。但如果今天孩子哭闹是因为:我们帮她把鞋穿上,但她其实想自己穿鞋,这时用玩具转移注意力,只会让孩子哭得更凶,因为他们觉得「没有人注意到我的感受和需求!」
未成年的孩子还无法对自己的生活方式做决定,当他们觉得「没有人注意到我的感受和需求」的时候,大概就像是我们成人觉得被全世界抛弃一般的恐惧、害怕、和寂寞。
面对哭闹孩子最好的方式,就是温柔耐心地陪伴在孩子的身边,这个举动让孩子知道「即使我现在感觉很糟糕,爸爸妈妈也不会因此而抛弃我,我现在很安全」,进而发展安全依附关系。
推荐文章:情绪管理怎么做?当孩子情绪失控哭闹,10个方法让情绪降温


其他事,等情绪平静之后再说!
动不动就被情绪淹没、时不时就需要火山爆发,真的不是孩子的错,这是他们正常发展的过程。而且孩子唯有在「情绪平静和觉得安全」之后,才有能力思考、学习、或使用语言。语言治疗师Eunice表示,所以各位爸爸妈妈们,与其惩罚孩子的情绪,不如抓紧机会,透过「允许孩子哭泣」、「替孩子说出情绪」、「耐心温柔地陪伴」三步骤,帮著助孩子建立「情绪调节与控制」的根基。

本文由【语言老师】授权,未经同意禁止转载。
facebook:语言老师
加入妈妈宝宝LINE@好友
孕产育儿新知不漏接
延伸阅读:
0 ~ 3 岁教养建议 陪伴最重要
低年级老师实战分享:让「欢」小孩静下来的4个练习
当孩子失控大哭,隋棠「绝不当下抱起」,教养观念获网一致认同
- 发表评论
-
- 最新评论 进入详细评论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