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惠累了一天回到家,还没进家门,就听到里面传来大力敲房门的声音,如雷的声响加速了欣惠开门的动作。打开门,看见十岁的儿子大宝正涨红了脸,愤怒地敲打房门!欣惠鞋子还来不及脱,三步并二步地跑过去阻止大宝的“疯狂”行为.....本来一股怒火正要上冲,另一个念头却提醒自己孩子现在需要协助,先让自己保持冷静..... 欣惠先抚平了自己的情绪和疲累,搂著孩子轻声的问:「大宝!什么事让你这么生气?可不可以告诉妈妈呢?」 大宝紧咬著嘴唇默默不语,欣惠知道孩子在气头上无法表达。 欣惠牵起大宝的手,带著微笑地邀请:「大宝,陪妈妈到附近公园散散步吧!」。 半个小时后,欣惠又牵著眼角微湿的大宝一路说笑著进门。 欣惠:「大宝,以后当你再感到生气时,要找个人聊聊,不能像今天这样搥门,这样做是不适当的,好不好呢?」 大宝:「嗯!我知道了!」
伟华坐在客厅看报,女儿蹦蹦跳跳地来到跟前,兴奋的对他说:「爸爸!我们班上小慧她们全家暑假有去东京狄斯奈乐园玩!她说好好玩。我们寒假也去玩好不好?」 伟华放下报纸说:「玲玲!爸爸知道狄斯奈乐园很好玩,也知道妳想去那儿玩!但是暑假期间爸爸公司有事,会非常忙,而且妳也要上辅导课呀!所以我们以后有机会再去好吗?」 玲玲听了失望地嘟著小嘴说:「唉!真无聊!」伟华听到了女儿失望的感受,心中知道她因为需求没有满足而失望是正常的,柔声安慰她说:「玲玲,爸爸知道妳现在很失望,但这种情形是可能很常发生的,因为并不是每件事都能如自己所愿呀!如果妳现在愿意和爸爸讨论一下,说不定我们也可以安排一个难忘的寒假呢!」
从以上两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到「情绪辅导型父母」会以同理疏导的方式来帮助孩子做情绪管理,而不会用拒绝、喝止、疏离,甚至责备的方式回应。他们接纳孩子的情感,懂得「课题分离」,不会把孩子的情绪当作对自己的攻击或对抗权威,不会因而感到挫折、焦虑或压力。进而能引导孩子适当地释放情绪,表达情绪,帮助孩子找出情绪从何而来,让孩子在这样的涵容互动中调整情绪,并且在最后形成有品质的亲子关系下,进一步地建议或规范孩子不适当的宣泄行为。情绪辅导型父母能全然接纳孩子的情绪,不否定或忽略孩子的感受,也不取笑或责骂孩子的情绪表达。情绪辅导型父母除了能接纳孩子的情绪外,更进一步地扮演孩子的情绪教练。 根据多年的心理咨商经验,情绪辅导型父母拥有下列几点特质: 1.对于自己和身旁他人的情绪有敏锐的觉察力。他们能够敏锐地感受到自己及他人的情绪状态,如失望、生气、难过、厌烦、高兴、得意、满足、舒服等。 2.对负面情绪也以正面的态度看待。所有的感受在我们的生活中,也可以发挥其功用。他们了解情绪是正常的,可以「识读情绪」与「共鸣情绪」,进一步可以引导孩子以适当的方法表达出来。 3.接纳孩子的感觉,做到「课题分离」,运用同理心。有耐心地倾听孩子的困扰或需求,不否定、忽视与贬抑孩子的需求,了解造成亲子冲突的不是「孩子的需求与情绪」,而是如何协助孩子获得满足的方式。 4.以身作则,和孩子分享自己的情绪,做一个情绪管理的好榜样。 5.勇于道歉和接受孩子的建议,让亲子之间互动更有品质。 6.情绪辅导配合建设性的建议,给孩子明确具体的引导。 总而言之,情绪辅导型父母本身亦是一个高EQ的人,透过和孩子的良性互动,不但可以引导孩子熟悉情绪管理的技巧,自己也会随之而成长。在这样亲子双方不断调整与成长下,亲子关系会更融洽,孕育出更强的家庭凝聚力。孩子能将父母当成无话不谈的知己朋友,自然也较愿意配合父母的家庭规则。(推荐文章:孩子情绪失控时,总是大叫乱丢东西,专家教你掌握四招,拆解情绪小炸弹!)
此外,若父母属于情绪辅导型父母的家庭,随著这种情绪管理模式的落实,孩子的行为问题也会逐渐减少,究其原因如下: (一) 情绪辅导型父母在日常生活中,就以同理心关怀孩子的言行举止,而不是在孩子情绪决堤时才给他关怀。所以孩子深知父母了解他们,就不会以不适当的行为来吸引父母注意。 (二) 情绪辅导型父母能适当处理自己情绪的身教言教,让孩子从小就在潜移默化中熟练情绪管理的技巧。所以当孩子被情绪洪水淹没时,较能以稳定、合理的情绪管理脱离险境,不至于采取极端行为。 (三) 情绪辅导型父母能接纳孩子的感觉,使孩子不会因哭泣、失望或宣泄情绪,在父母这里受到“二次挫折”,所以除了亲子之间的冲突得以减少,也不会因为双方情绪冲突的「次级问题」,而忽略了去处理原本引起孩子情绪的「主要问题」。
高EQ的孩子相较不会有行为上的问题,在发挥智能、身心健康及人际关系上也有较好的表现,并且从情绪低潮的状态下恢复速度较快,也更有能力处理未来遇到的危机与挑战。每个人的心理发展都难免会受到家庭互动的模塑,所以关心孩子成长的家长!我们更要加快自身学习步伐,成为一个高EQ父母。
整理/林洧盈
- 发表评论
-
- 最新评论 进入详细评论页>>